返回第1179章 战略威慑(1 / 2)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首页

空射弹道导弹,在同类武器型谱里面其实算不上特别。

美苏在冷战时期都出于各种目的开发过类似的产品。

但总得来说,如果是用于一般对地攻击,那无论怎么看都性价比不高——

受制于弹道高度的物理限制以及惯性制导的先天不足,在当年,中/短程弹道导弹的末端速度(突防能力)和命中精度并不会因为你把发射架搬到天上就变得更好,反而战术飞机每次最多只能带一发,又要受空域管理限制,相比陆基发射车的火力密度还会下降。

唯一的好处只有发射平台本身比较灵活,不过在世界大战的背景之下,这似乎也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优势。

所以这些型号基本都没有掀起太大的风浪。

只有极个别战术需求特殊的国家装备过一部分。

反而是在反卫星和反导系统靶弹这两个偏门领域得到了发扬光大。

但话又说回来。

如果真能通过应用新技术,让空射弹道导弹发挥能量优势,在末端达到高超音速,并提高命中精度的话,那相比于陆基型号的优势可就体现出来了。

因此,张福忠的表情只经过了一瞬间的迷茫便转为欣喜:

“常院士这个想法,倒是刚好可以回避国内目前在固体火箭发动机和推进剂方面的短板……另外对超高速风洞的要求也很低。”

“一方面只要解决耐热涂层的问题,即便是用传统冷风洞也能对双锥体弹头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飞行模拟,另一方面从空中发射本身就占据初始能量优势,如果能搞定飞行体的头锥部分,那相比陆基发射就更容易达到足够的末段速度……”

直到本世纪初,他都在参与东风11(a)导弹的研发和改进工作,因此对于国内在弹道导弹方面的技术积累相当熟悉。

并且,虽然这个空射弹道导弹的技术路线有点杂糅,跟国内已有的任何型号都不完全一样,但相比于吸气式高超,张福忠本人,包括他所在的航天科工九院注定能在其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而黄锐松原本还想为自己的方案再挣扎一下,不过他毕竟也不是什么莽夫,所以在开口之前先左右观察了一番。

结果发现有不少人这会已经露出了赞同的表情。

实际上,火箭动力方案对于参与项目的大多数单位来说确实都更熟悉。

真正对吸气式冲压发动机有所研究的,除了他这边以外,实际上就是常浩南所代表的航空动力集团。

现在后者自己都不主张以吸气式起手,那其余众人的态度就更不用说了。

于是,在谨慎考虑了一下两便的力量对比之后,老黄同志当即决定不再坚持,圆润地来了个180°大转向:

“关于液体火箭发动机,我们院的研究不多,不过306所之前为了解决超音速导弹的量产问题,开发过一种共注射的rtm工艺,可以实现作为承载层基体的改性环氧树脂和作为防热层基体的改性酚醛树脂一次成型……”

“这项技术目前已经应用在了兄弟单位研发的新型空对地导弹上面,反馈非常不错,恰好中近程导弹双锥体弹头的绝对尺寸不大,也在新工艺的允许范围之内……”

“……”

既然连黄锐松都改了口,那至少在眼下,整个会场内也就没了研发路线上的分歧。

所有人的关注点便自然而然地集中在了常浩南提出的方案上面。

对于液体火箭动力、双锥体头部这个整体构型,最有发言权的其实应该是航天科技一院和六院。

前者是我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运载火箭总体研究单位,而后者则承担了我国绝大部分运载火箭动力系统的研制和生产任务。

当然,因为整个验证弹里面技术风险最低的就是动力,所以来自六院的代表只是非常简短地发了个言,表示具体情况肯定要等到性能指标确定下来之后再说,但无论最后选择何种推进剂,都保证不会给整个项目拖后腿。

不过,隔壁一院能说的东西可就比较多了:

“估计有不少同志都知道,关于双锥体构型,我们在90年代初曾经有过一段不太成功的尝试……虽然当时确实是走了弯路,不过相关技术资料我们还是保存了下来,而且一直有一个规模不大的团队在进行相关研究,等今天会议结束之后,我会把这个团队也纳入到高超项目中来。”

一院派出的代表刑牧春本身就曾是长征二号f的副总设计师,在单位内有着相当的话语权。

而他口中那“不太成功的尝试”则是在921工程论证阶段,他们曾一度选择过双锥体作为火箭头部外形,甚至有些放飞自我地考虑把飞船和火箭进行一体化设计。

也就是不要额外的整流罩,直接把飞船安装在火箭顶部,以尽可能节省推力和空间。

最后当然是因为过于激进而不了了之了。

但教训也是经验的一部分,总比什么都不知道要强。

“另外,如果在使用空射加液体发动机之后末段速度还是达不到要求,那可以考虑进行头体分离设计,在弹道顶点抛弃一级助推段,弹头内部再额外加装一个推力比较小的助推发动机,用于在弹头下降过程中进行额外加速,这方面的技术我们也有不少积累……”

“以及正好,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顺带让六院的同志们测试一下……”

刑牧春的声音本来一切如常,但在说到这里时却戛然而止。

稍微迟疑了一下之后,他转头看向坐在旁边的六院代表:

“你们那个项目,能不能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