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1章 人头(1w)(1 / 2)影视:从闯关东开始首页

第111章 人头(1w)

王桥崖倒是没让朱传仁失望,他很快就锁定了一个可疑人。

楼外楼雅间里,王桥崖吃得满嘴油光,指着桌上的照片说:

“这个人你见过吗?”

朱传仁拿着照片看了看,照片上的人身形偏瘦,戴着圆形黑色墨镜,肩上扛着幡儿,上面写着悬壶济世。

“有点眼熟啊~”

王桥崖指了指窗外,朱传仁微微一愣后,脑中一个机灵:

“我想起来了,这个人经常打着幡儿给附近穷人看病~”

朱传仁拿着照片仔细打量,不禁有些疑惑:

“他也不是罗家栋啊~”

“仔细看看~”

朱传仁眼睛眯起来,又继续端详片刻,将照片中的人和脑海中的罗家栋对比,渐渐的看出了端倪:

“他嘴巴里塞了东西?”

“对!”王桥崖一手抓着油鸡腿狠狠咬了一口。

“再加上眼睛,还有比之前消瘦的身形,难怪我的人找不到,他果然在我眼皮子底下!”

朱传仁也不知道该佩服对方胆大心细呢?还是怪自己手下马大哈~

“需要我怎么做?”

“弄死吧~”朱传仁轻飘飘的说道,在他看来,这个人屡次三番给他找麻烦,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至于针对自己的暗杀是不是他的手笔,朱传仁表示并不在乎,人死了,针对自己的暗杀若是消失,那么结果就显而易见了。

反之,若是暗杀还在持续,那么是不是罗家栋干的也就不重要了。

总之,罗家栋死对自己是百利无一害的事情,那还有什么好说的?直接弄死算。

可是王桥崖却说:

“我不杀于国家无害,于我无害之人。”

朱传仁直接道:

“我听说你手下有个兄弟被关在巡捕房?”

王桥崖微微一愣:

“什么意思?”

“他犯的事不大,就是不小心碰了公董局一个秘书的老婆而已,我一句话就能让他出来。”

王桥崖叹了口凉气:

“真是世风日下啊~”

“呵呵,自古以来掌权者必用权,否则费劲巴拉的当这个官,要这个权还有何用?”

朱传仁看的很开,那些嘴上说痛恨贪官污吏滥用职权的人,他们一旦掌握了权力,一定必之前的人做的还要过分,这就是人性。

“好吧,人我帮你杀,我的兄弟什么时候放出来?”

“人头换人头,公平!”

言外之意,罗家栋一死,伱的兄弟就能放出来。

“行,公平,那就这么定了~”

“你继续吃吧,我还有事。”

王桥崖摆了摆手,示意他随便。

朱传仁离开楼外楼,乘车来到制糖厂这边,薯片的制作方法已经交给夏元璋了,但包装和运输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所以短时间内不会被推向市场。

但糖厂也需要新产品保持行业地位,这不,昨晚夏元璋打电话向朱传仁求助。

“午餐肉?”夏元璋看着图纸上潦草的图案说。

“对,这玩意做好了,绝对是穷人们的福音。”

夏元璋看着图纸若有所思。

对于华人来说,尤其是后世生于贫苦年代的人们,一罐铁皮盒子午餐肉,配着一把神奇的小铁钥匙,用小勺舀着吃两口,就立刻喂饱了肚子里馋肉的虫。

而空的铁罐子洗干净后,又可以做烟灰缸。

这段记忆绝对让人难忘。

很多人的小时候,逢年过节、参加喜宴,一盘午餐肉上桌,很快就被小屁孩儿们一抢而空,满嘴尽是淀粉的油香,风头甚至盖过了宴席上的鸡鸭鱼肉。

每当回想起童年由午餐肉带来的那些美好回忆,还会引起肚子咕噜咕噜的叫。

作为与方便面齐名的饮食界的伟大发明,午餐肉的身世相当富有传奇色彩。

别看后世人对午餐肉情有独钟,但二站时期的丑国士兵却对这种没什么肉味的方便食品嗤之以鼻。

但又无可否认,正是午餐肉帮助他们度过了最艰难的战争岁月,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原世界中,午餐肉最早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期间。

当时丑国购买力急剧下降,甚至连日常的饮食开支也难以为继。

丑国肉制品巨头荷美尔公司便用很少量的猪肩肉、马铃薯淀粉、糖、盐和水制成了12盎司的罐装肉,为了防止肉在空气中氧化,还加入了少量的亚硝酸盐。

这款肉被命名为“Spam”,虽然难吃到人神共愤,但由于价格极其便宜,当时只要40美分/每罐,而且可以开罐即食、保存时间长,所以迅速成为中下层人民的肉食替代品。

后俩“罗斯福新政”的实施让丑国的经济逐渐复苏,午餐肉的市场行情暴跌,也因此差点儿退出历史舞台。

不过剧情峰回路转,就像创业九死一生般神奇,二战的爆发不但让午餐肉重获新生,而且还红得一发不可收拾。

1941年,丑国在珍珠港事件后正式向法希斯宣战,为了解决远距离、环境气候多变的战场后勤补给困难,丑国在1941-1945年耗资近4亿美金购买Spam午餐肉。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非常英明的决定,虽然午餐肉几乎不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但却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绝对的“三高垃圾食品”,正适合长期疲劳作战的士兵们补充体力。

可以说,午餐肉伴随着丑国大兵们出入了二站的各种战场,见证了战争的起起落落,直到最后的胜利。

不过这丝毫不能减弱丑国士兵对午餐肉的厌恶,无休无止的Spam午餐肉对于丑国大兵来说就像敌人的子弹和淋病一样。

他们也给这种倒霉罐头起了很多绰号:仿制肉、下水肉、神肉。

早餐、中餐、午餐,满眼都是午餐肉!

所有官兵一视同仁,连著名的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将军,也和百万大兵们一边吃着自己的那份午餐肉,一边骂娘,并暗暗祈祷胜利快点儿来临,好彻底摆脱这该死的下水肉!

后来到了90年代,“Spam”又被指代垃圾邮件,发明出这个词义的人,其父辈肯定在当年的二战战壕里没少吃这种“神肉”,怨念长久挥之不去吧。

别看午餐肉不受本国大兵们的待见,在其他国家却非常受欢迎呢。

大量的Spam午餐肉在战争期间被分发到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华夏、毛熊、棒国等国,对这些国家的饮食习惯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英国在二战期间也有一种神一般存在的食物—胡萝卜,这原本在战前是喂养牲畜的。

战争中英国政府将这种廉价的、过去无人吃的家伙包装成“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于是胡萝卜风靡起来。

不过当诺曼底战役结束后,英国士兵有幸吃到美军的Spam午餐肉时,简直惊为天人。

毕竟比起寡淡的胡萝卜,午餐肉实在是“油水多多”的无上美味啊!

午餐肉也因此成为当时物资匮乏的英国最理想的主食了。

Spam在毛熊红军中也同样受欢迎。

当时的毛熊陷入粮荒,将午餐肉加水烧成糊状,再抹在大列巴上,撒上盐和洋葱末,这样的食物帮助前苏联的士兵迎来了战争的转折。

华夏就更不用说了,远征军入缅作战期间,午餐肉得到进一步传播。

对于当时的华夏贫民来说,这简直就是人间美味;

还有八年战争期间,能够缴获小本子的罐头,朝鲜战争期间,能够缴获丑军的罐头,都是很幸运的事情,要是能再顺带收获几罐啤酒,那简直就是过年了。

战后的一些发达城市如魔都,还可以看到午餐肉的身影,丑国也因此给很多华夏人留下了生活奢侈的印象。

不过午餐肉在经过不断的改良后,也成为了华夏部队,特别是野战部队最重要的食品之一。

半岛战争期间,丑军将午餐肉带到了朝鲜半岛,当地的老百姓将午餐肉和辣白菜、蘑菇、泡面、豆腐、辣酱等食材放在一个锅里煮熟,这种吃法被命名为“部队火锅”,一直流传,并称为一道名菜。

午餐肉在棒国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也成为了人人渴望的奢侈美味。

作为棒国最受欢迎的食品,一段时间内,午餐肉甚至是逢年过节一份颇为体面的礼盒,在全球的消耗量仅次于丑国。

虽然不少有钱的棒国人不常吃午餐肉了,但毫无疑问,这个饱含历史回忆的罐头早已成为很多棒国人心中富足和营养的象征了。

二站后期,霓虹军队的整体军力节节败退,物资极度匮乏,甚至出现了吃战俘的情况。

这时,丑军没吃完丢落的午餐肉无意间起到了“瓦解人心”的作用。

小本子吃着剩下的午餐肉,抵抗意识开始减弱,甚至开始质疑到底是不是应该以卵击石,发动这次战争。

战后,霓虹被丑国占领,大量的午餐肉也源源不断地运往当地,迅速解决了霓虹饥民的吃饭问题。

而随着霓虹经济的复苏,吃午餐肉的传统依然保留了下来。

这这批人也将午餐肉带到了丑国的地盘。

听起来很玄幻对不对,但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量的霓虹劳工移民到夏威夷,由于人数增长很快,霓虹侨民与当地人时有冲突。

二战爆发后,这种冲突继续升级,丑国政府严禁非本国人民出海捕鱼,以免军事情报被泄露给霓虹海军,这使得鱼肉产量锐减,价格飙升。

午餐肉和沙丁鱼罐头的出现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到后来,这仍然是夏威夷最常见的食物之一,每年要消耗超过500万罐,每年的5月还会举办盛大的威基基午餐肉节来纪念过去的岁月。

午餐肉发展到二十一世纪,原料已经不再只是猪肉和火腿了,而是午餐肉家族了。

牛肉、鸡肉、鸭肉、肉冻、火鸡、鱼肉等等,口味也有了更多的延伸:辣味、黑胡椒味、照烧酱味等等。

不过,出于长期保存的考虑,亚硝酸盐仍然必不可少,这也让午餐肉吃起来一如既往的咸。

吃法上也更加多元化,午餐肉已经更多的作为配菜或是追忆过去的小餐了。

随着人们在健康和营养研方面的长足发展,午餐肉被更多的认为没什么营养,再好吃,也始终是个应急填饱肚子的食物了,不宜长期食用。

但现在这个年代,物资如此匮乏的情况下,若是能生产出午餐肉,那绝对是穷人们的福音。

至于生产问题,朱传仁倒是不太担心,虽然做不到后期的全自动化。

但在这个人工成本极其低廉的年代,还是可以用人力来完成流水线生产的。

当然,产量肯定赶不上机器,按照后世的标准,猪从车间大门进去,直接进屠宰车间。

然后分割、剔肉、肉进一步加工成肉糜,和淀粉混合,添加食品添加剂,装罐,蒸熟,封盖,一盒spam就诞生了。

而废料车间里出来的,除了猪骨头和内脏,基本看不到一点肉,利用率非常之高。

而且所有流程都是在同一工厂内流水线完成,最快的情况下,一头猪变成午餐肉罐头,用时二十分钟,午餐肉产量按小时计算产量。

这是地球最强的轻工业生产能力,与之对应的,当时其他国家的肉罐头,基本都是只能计算一天生产多少盒。

当然,大多数食品以如此大的规模生产过程,都会让人感到恶心,尤其是肉制品,如果看过午餐肉的生产,恐怕会产生心理阴影,甚至彻底告别这款美味。

首先,工厂里的大部分空间都被吵杂的机器与来回递送肉品的传送带占满。

但是现代化的生产,让整个工厂闻不到一点肉腥味。

绞肉机会将肉切砍搅碎,然后机器会加入防腐剂和调味剂,这些物质的添加剂量取决于罐头被运输到的地点。

比如说亚洲的消费者希望少放盐,而中美洲的消费者则希望更辣一些。

在调料和肉料混合后,填充机器会将肉馅装入罐头。

然后这些罐头会在234华氏度(约112摄氏度)的环境下被蒸煮70分钟。

当罐头冷却后,这些产品会被包装运往全世界,它们在不冷藏的情况下可以至少保持5年不坏。

午餐肉生产过程中的这一切构成了一幅既令人着迷又令人烦躁的图景。

黏着的肉馅从传送带上倾泻而下并且从闪着亮光的金属中如呕吐般奔流而出。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虽然spam一直强调自己是后世才往午餐肉里加淀粉,一盒午餐肉以前一直都是94%的肉。

但懂得都懂,这其实挺扯的,因为肉糜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加工成一勺子下去毫无纤维感的,如果不添加淀粉,可以参照英国咸牛肉罐头

它会有很强的颗粒感,因为缺乏淀粉作为螯合剂,而且会体现出纤维感。

而二战时候的午餐肉,是吃不出任何“肉”的感觉的,这个真是因为荷美尔作为一个奸商,淀粉和大豆蛋白越用越多。

至于为什么没有人追查?因为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肉”,其实和你真用猪肉除了口感以外,营养上没有太大的区别。

因为340克午餐肉,即便一点瘦肉都没有全部都是淀粉和猪肉,瘦肉能提供的俩重要的营养:

维生素蛋白质。

这俩在前线并不排第一位重要,午餐肉用的是淀粉加猪油,这里面,猪油补充了大量的热量,要知道在前线热量是远比维生素更重要的,这才是午餐肉的威力。

一罐340克的猪油加淀粉,霓虹想瞎了心都供应不上,更不用提是敞开了吃基本不限量了。

至于瘦肉提供的维生素,维生素A族,猪油里面含量很高,E族亦然,D虽然不丰富但是也有。

B族,猪油不含,但是B族特别容易补充,啃啃黑面包之类的糙面包,实在不行吃麦麸,这个成分在压缩饼干里面有,吃点这些东西维B也有了。

况且这么做可以更多很快的提供午餐肉给前线,况且二站那年月即便是340克的猪肉大豆蛋白加淀粉,这世界上都找不出第二个国家可以大量供应。

确切说是除了丑军和接受了美援物资的军队,绝没有其他军队可以吃上这么好的东西。

而且午餐肉的供应是过剩的,丑军前线吃午餐肉基本是不限量(后勤送不上来另算)。

以至于丑国大兵走哪里,都把这种自己吃腻了的东西到处扔,能换回来的大概包括但不限于:女人、崇拜的目光、各种“大人物”的膝盖。。。

在面对满目疮痍的欧洲和东亚地区,丑国干脆把自己积压的午餐肉当成援助物资的一部分,于是午餐肉在全世界风靡开来。

家里来客人,开一罐午餐肉,这客人一定会留下感动的泪光。

历史上,spam并不是随着美援才来到丑军的,在抗战开始前国内就有进口,当时就属于上流社会才吃得起的珍馐美味。

南方北方对spam的称呼并不一致,北方把spam叫做“腌猪肉”或者“腌肉”,在部分老百姓口中被和英国咸牛肉罐头混为一谈,以讹传讹称为“酱牛肉”或者“腌牛肉”。

南方就管它叫猪肉罐头。

至于“午餐肉”为何在国内成为这种肉糜类罐头的专属名词,有三种说法:

其一,魔都人战后最先接触到了美援spam,这种珍贵的东西,只有高级军政官员和大资本家的午餐才会出现,于是,叫“午餐肉”。

其二,香江的茶餐厅会在午餐时供应spam加工出来的食物,所以spam被叫做“午餐肉”。

其三,在港的英国官员,会在午餐时食用spam三明治,港人管里面的spam叫午餐肉。

看起来很简单的午餐肉罐头,其实是轻工业的结晶,马口铁批量焊接成罐,能做的国家很多,但是能大规模批量制作的国家并不多。

当然,若是了解了午餐肉的制作过程,就知道这玩意的制作并不复杂,主要是肉和淀粉。

至于这样的午餐肉会不会被人喜爱,只能说不要低估老百姓肚子饿时能够爆发出的能量。

所以多放点淀粉根本不叫事儿,当年丑军前线士兵纷纷表示,根本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东西,所以spam外号叫“灵肉”,意思就是鬼知道这玩意儿是不是肉。

就是不知道午餐肉诞生以后,棒国人会不会去抢着研发部队锅。

熟悉二站历史的人都知道,午餐肉罐头曾和可口可乐一道跟随美军南征北战,为二战的最终胜利立下汗马功劳,同时也是美帝当时强盛国力的象征。

虽然美帝的少爷兵们时常对Spam弃之如敝屣,毕竟这个玩意儿是当年大萧条时被开发出来给大家凑合着吃的。

但是对于被解放地区和战败国来说,这种腌制肉罐头可是难得的珍馐。

经历了霓虹统治和朝鲜战争的蹂躏,普通棒国民众的生活虽不能说是一贫如洗,但也完全算得上是家徒四壁,从里到外都榨不出一滴油水。

在经历了残酷的战争后,几乎整个朝鲜半岛都处于饥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