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殿下心意已决,那我自当恪守承诺全力协助殿下,但这天下之大能人异士颇多,凭我一己之力也不能为殿下做太多,不过我可以保证,即便殿下失败,也能保你性命无忧,只是从此便只能隐姓埋名与世隔绝安享晚年来了。”王妃见祁王心意已决,便也没有再劝,似乎她成为王妃,并帮助祁王只是出于某个承诺。
祁王感激的朝王妃点了点头,两人看起来都很是客气,也从未有过亲密举动。
而后祁王说道:“这些年多谢仙姑相助,若我事败仙姑自行离开便可,也愿仙姑有朝一日能证得长生。”
从王妃住处离开后,祁王雷厉风行的立刻召集了心腹,随即一份檄文广传天下,西南三省顿时风声鹤唳。
祁王的檄文倒不是直接公开造反,他用了历朝历代最常用的手段,就是以清君侧之名起兵。
反正如今天下民不聊生,要说君侧有奸佞,那肯定是真有。
而祁王的檄文中,朝廷的奸佞就是当朝太傅,御史,六部尚书,以及大理寺,鸿胪寺,太常寺的三位正卿。
没人知道这些人中谁是真正的奸佞,但是谁都知道,如果真把这些人都换了,那朝廷也就不是现在的朝廷了。
而永泰帝不换的话,那祁王的军队就要杀到京都清君侧了,檄文发出的当日,祁王十万大军就出了剑川省向关中进发。
祁王十万大军并非他亲自统帅,而是手下大将李景深为主帅,剑川总督陈晖为副帅。
就在祁王檄文刚刚发出的时候,拒夷城中一个人特别的兴奋,他就是顾朝辞。
当整个拒夷城因为祁王起兵而变得街市肃静时,顾朝辞再次来到了祁王宫外,并且这次他还拖了一个装有小轮的木箱。
“请禀报殿下,就说顾朝辞有助殿下问鼎之策。”顾朝辞意气风发的站在王宫外,这一次他不是推销他的学政改革了。
祁王得到通报后,还真就见了顾朝辞。
一见面顾朝辞就打开了他带来的木箱,只见里面是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而他也开门见山的对祁王说道:“殿下请看,这些都是我的改良之物,其中有纯钢冶炼之法,有新式攻城器械,有稻谷增产之术,任何一样都遥遥领先于现有的技术,只要殿下推行这些,一年时间就能实力倍增,三年之内便可席卷天下,开创盛世。”
朝云说过顾朝辞是有真才实学的,王易也认为此人是有真本事的,现在看来确实不简单,而抛开什么学政改革不说,就顾朝辞现在拿出的这些东西,确实让祁王心动了。
随即祁王稍作验证,便确定顾朝辞所言不虚。
“好呀,往日是孤不识明珠,今日正式向先生赔罪,承蒙先生不弃,还愿相助于孤,从此刻起先生便是孤的参谋将军。”不得不说祁王也是个人物,见顾朝辞真有价值后,立刻就屈尊道歉,而后直接任命顾朝辞为参谋将军。
另一边修文县的众人还不知道祁王已经起兵,他们还在商议如果祁王起兵该怎么做。
“祁王起兵有三种选择,分别为上中下三策,上策是从离阳出兵,顺南江直下入江南,以平叛之名夺取江南四省,一旦祁王占据西南和江南,再将岭南三省徐徐图之,便可与朝廷分庭抗礼,夺取天下只是时间问题。但祁王从未打造船只,所以肯定这上策他不会选。”会议的节奏是朝云在掌握,一开始她先分析了祁王起兵的几种选择,而最优先的选择却是祁王想都没有想过的。
以讨逆之名进军江南,不仅能增加实力还能增加名望,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前期投入效果不明显,甚至因为江南民生凋敝,还要往外拿钱。
而如果祁王选择这个策略,那对百姓来说其实是最好的,因为可以迅速结束战乱。
至于说没有朝廷诏令私自调动兵马的诟病,这点小瑕疵对一个想要夺取天下的人来说已经不重要了,而且那时民心会向着祁王。
“中策是祁王找个理由出兵北上夺取河西四省,而后用数年时间厉兵秣马,只待天下有变,便可挥军直取关中,而后天下唾手可得。”接着朝云又简单的讲了中策,这些都是基于祁王现在的势力考虑。
这个策略祁王麾下谋士也有提出过,但祁王就是不想等了,所以这个颇为稳妥的策略也被否定了。
“下策是祁王以清君侧之名,趁江南之乱关中兵力空虚,直接出兵京都。下策见效最快,但也可能败的越快。”朝云说出了下策,而这偏偏就是祁王的选择。
朝云说完之后,众人都沉默了许久,显然都在认真思考。
王易同样在思考,他是认可朝云的分析,而且他心中已有决定,如果祁王选择出兵江南,说明他真的是个明主,那王易就会第一时间响应。
“如今天下大乱,朝廷能调动的军队都去了江南,关中一马平川如果直取京都胜算还是很大的,为什么这会是下策?”过了一会李又白有些不解的问道,他这人性格比较直,做事也是直来直去,确实没看出这个最直接的方法怎么成了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