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十六年,清康熙元年十月一日(1662年)。
大明皇帝朱由榔正式定都南京,改国号为“洪兴”,宣布这一年为“洪兴元年”。
他祭天地,祭祖先,封赏诸将,大赦天下。
南京,我来了。
洪兴登上城楼,眺望远方,感受着六朝的烟雨。
恍惚间,他仿佛听到身后有一个声音,那声音振聋发聩:“我大明朝,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洪兴浑身战栗,心里那团火开始熊熊燃烧。
他仿佛在这里获得了重生,伴随他一起重生的,还有他的大明帝国。
从今天开始,他不再是那个只会逃跑,只会躲在背后的软弱君主。
此刻,大明子民需要他,战前拼死的将士需要他,那些这么多年来苦苦支撑的抗清义士们需要他。
他们已经等了太久了。
十八年前,闯王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逝世前发出“朕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毋伤百姓一人。”的哀鸣。
十八年后,洪兴帝朱由榔颠沛流离,终于又站在了大明当初的起点。
他不想让历史重演。
给他二十年,他将还给大明子民一个强盛的帝国。
南京朝廷班子搭好之后,洪兴立即召集众臣开会。
会议的主题是:是否需要北伐?
会上众臣积极发言,洪兴坐在大殿之上,看着众臣一一发表着自己对北伐的看法,恍如隔世。
四年前自己突然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摆在自己面前的是山河破碎、异族入侵。
四年后他正一步步驱逐鞑虏,收复失地。
这一切真如梦一样。
“启奏陛下。”年逾五十的吴三桂那铿锵有力的声音打破了他的遐想,“依老臣所见,清廷南京失守,中原丢失,已是元气大伤,我们应趁他病,要他命。不要给他们喘息,应立即北伐。”
洪兴点了点头,他也知道,此刻确实是清廷最虚弱的时候,如果不趁此机会消灭他们,只怕以后就没机会了。
但因为之前第一次打南京的时候,被苏克萨哈暴揍了一顿,洪兴现在每下一个决定都尽量求稳。
“各位爱卿的意见呢?”
大殿之上的永历用眼光扫着众人。
众臣纷纷低下头,刚刚还喧闹的朝堂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
就跟上课时老师要提问一样,都避免跟老师目光接触。
“皇上,臣今年四十有二,先帝(崇祯)驾崩之时,臣二十四。此后十八年,家破人亡,国土沦陷。”
说话的是兵部尚书张煌言,他情绪很激动,眼里闪着泪花,说的很慢。
学霸始终是学霸,从不惧怕老师的眼光。
“这十八年来,臣见过无数大明无辜子民惨死在建奴屠刀之下,无数忠臣义士为国捐躯,慷慨赴死。臣侥幸苟活至今。”
大殿之下,众人默然不语,唯有张煌言苍老的声音在回荡。
“稼轩云: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稼轩,就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辛弃疾,他一生都在力图收复中原,可惜壮志未酬身先死,可怜英雄泪满襟。
“皇上,老臣我不知道还能活几年,但我希望我活着的时候能看到,日月照耀之处,皆我大明疆土!”
张煌言这一番肺腑之言,让洪兴内心久久不能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