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七章 敖仓火起(1 / 2)兴汉季首页

皇帝之明,临察四方。尊卑贵贱,不逾次行。奸邪不容,皆务贞良——琅琊石刻

大雪纷纷,官道都被染了多数的白色,雪还在纷纷的下着,可想而知如今的气候如何寒冷,杨彪拄着五色的旄节,一步一步走到了沿着官道走向成皋,一旁的马车跟着杨彪,扈从极为担心杨彪的身体,但这个时候是万万不敢劝杨彪的。

杨彪此时终于明白了皇帝那笑容是什么意思了,杨彪自觉这一次可算是在皇帝面前将老脸都丢尽了。

杨彪前一秒才说了能带回粮食来,下一刻就发生了火龙烧仓,这不是明白了告诉天下人,成皋内出了一群侵蚀着国家的蠹虫?

六月时,皇帝为了昭示朝廷对杨氏的恩义,朝议时分置了司空权柄,重设了御史大夫职,还让杨彪以太中大夫充任御史大夫,满朝文武听闻是杨彪充职,无不应允此事,丝毫不在乎司空刘弘的感受。

朝中对于这人的印象极其不好,刘弘,德薄功微,何以至三公?不过是凭刘氏宗族罢了,登三府以来,对朝廷毫无建言,水土之事更无建树,朝廷不满他的人甚多,因此皇帝分化他的权柄分化的都有些愧疚了,还特地给了他加了两千五百户的食邑。

议功过,建其言,凡四方功过,岁尽则奏其殿最而行赏罚,是为御史大夫。

司空,主掌水土事。凡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止事,则议其利,建其功。

两者的权能有本质的不同,朝廷当初取消御史大夫是为了加强皇权,但今日皇帝重置,也是为了加强皇权,所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就是这个道理了。

杨彪看着沿途左右的居民们面色枯黄,有菜色,显然大多数的普通民众都是连饭都吃不饱的黔首,过往扛着农具的黔首,身上的衣服更是破破烂烂,打满了补丁。

杨彪看的眼睛都瞪大了几分,杨彪对左右的御史问道:“怎么民众皆有菜色,庶民连件完好的衣服都没有?此非天子脚下乎?”

普通的底层民众生活或有艰难,这个杨彪自然是知道的。

当今天下,敢说一定能填饱肚子,时不时还能沾些荤腥的,也就只有雒阳的百姓了,至于其他地方的话,能勉强做到维持温饱,甚至有的农民生活极为困苦,常常只能靠稀粥来充饥。

但这成皋黔首的情况已经不能用差劲来形容了。

就算是时常被盗贼入寇的三辅,也没有成皋的黔首这么个差劲的状况。

县都如此,那村还敢想吗?

皇帝早已经行德政,减免了大多税赋,如果黔首还是这个模样,还能饿死了人,河南的官吏也不用干了,河南尹也不用八议了,一干人等在这条河边排着队等着砍头就行了。

口号吹的再响,牛皮吹的再大,不能填饱老百姓的肚子,老百姓就会让你知道,什么叫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太史公的陈涉世家已经明明白白的告诉了诸高门节操的下限应该在哪,如果破坏了这个下限,那就只能引咎了。

“杨公息怒!”

见到杨彪须发皆张,如一头苍老的雄狮,完全不复皇帝面前的恭顺模样,一旁的侍御史连忙道:“卑下也不知,可能是曹吏赈灾不力,未能察觉到此吧?”

“去问问看!”

杨彪忍着怒气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