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颜细细听着,见基本和自己所知的没有偏差,便没有再问什么,就是觉得哪里怪怪的,但又说不上来。
她的印象里,约十年后的章大将军‘国通候’在宫变后死得极惨,当时他七十多岁还领着亲兵为了‘通州县’的百姓对抗叛变的荣王兵,最后死于万箭穿心。
而被攻破的‘通州县’一夜之间沦为火城,尸横遍野,化为人间火狱足足烧了近一个月。
她忍不住想,如果皇帝老儿不是疑心病太重逼他‘衣锦还乡’,估计也不至于被三郞这个宦官奸臣有机可趁,但一个国家的气运能否长治久安,确实离不开君主的所思所为,疑心是病,得治!
两人进了沈确经常光顾的粮食铺,这家粮铺叫‘周记粮铺’,不大的铺子摆满了一米高的粮缸,每一个粮缸都装着一种粮食,光是米就有好几种,有碎米、大米、糯米、黄米(小米);杂粮豆有黄豆、黑豆、绿豆、红豆、大麦、小麦、谷子、栗、黍、高粱,每一个粮缸都插着价格,成色极好,琳琅满目,看得她眼花缭乱。
王书颜一进铺子就两眼铮亮,这品种真好,而且那标着的价格果然比方子口村的油粮铺便宜了一到三文的空间,如果她大量采购的话肯定更划算。
沈确对她道:“这两年老天爷水量降得足,各地方的收成都不错,从去年开始,南北地区的粮食开始流通往来,只要你有银子想买什么粮都能买到。”
王书颜听完满意的点点头:“确实不错。”
未国那皇帝老儿曾经就是农户出身,打下江山后啥都不看重,最看重粮食,深耕十年把百姓温饱一事解决了。
店掌柜本就忙着算账收钱,伙计送完前面的客人,赶紧朝他们招呼:“二位需要什么?”
王书颜却朝店掌柜走去,直接问:“掌柜的,如果我要五百斤大米,你最大优惠是多少。”
正打算叫伙计称十斤黄米的沈确闻言手一抖,差点把黄米给洒出来,不解道:“你买那么多作甚?”
别说沈确,掌柜都以为自己听错了,愣了愣后确认问:“姑娘要多少?”
王书颜伸出自己的手:“五百斤,不过有个条件,必须帮忙送到我家,不能送就不要了。”
开玩笑,五百斤大米如果放在春叔的露天牛车,一下雨准完蛋。
这个要求并不过份,平常客栈要得多也是送上门的,店掌柜问:“那你要哪种米?”
王书颜指了指黄米和大米和糯米:“黄米五十斤,大米三百五十斤,糯米五十斤。”
现在家里盖房子的汉子加上每天过来的四名官差就有十个壮汉,她一天至少一顿饭吃六碗就相当于三个汉子的份量,再加上张氏和三个孩子等同两个汉子的份量,加起来就是十五个汉子的份量,一天粗算按十斤的输出,这三百五十斤大米也就三十五天的量,吃到房子盖完,绝对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