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阿婆下了车,看到自己生活了几十年的房子,成了一个庭院,老泪纵横,什么都不剩下了……
十分的失落,心底就跟堵了一块大石头一样。大家都知道她一直在等待着那几个过洋,十几年不知音讯的孩子,每天都坐在村口等待着。
“二姨,以后您跟我妈一起住,新的房子都已经盖好了,进去看看吧。”
“不知道你的几个表哥什么时候回来,他们回来就没地儿住了。”陈阿婆悠悠的来了这么一句。
赖明华眼睛有点泛酸,从小跟几个表哥也是玩到大的。对着三人娓娓道来。
“当年古镇很穷,很多人家都吃不饱饭,以前的大家主要的经济来源都是务农,农产品是地瓜,地瓜那是很消的玩意儿啊。捡了柴火,背十几里地到城里去卖,二姨生了5个儿子都还未成人,他丈夫便早逝,自己一个人拉扯大十分的不容易。我那几个表哥也是敢闯敢拼的,实在是饿怕了也穷怕了。
80年代省偷渡潮,他们便找了蛇头,准备过洋到东南亚去淘金,就想吃一口饱饭。赚大钱。可谁知十几年来了无音讯,那年偷渡漂洋过海,很多人死在了途中,能顺利到一半就不错了。我当年是不舍老母,不愿意出太远的门,也不愿在家过着穷苦日子,到了市发展。”
“他们一定还过得好好的。”陈阿婆听到,内心已然崩溃。
“如今最小的表哥,也应该有六十几岁了。二姨,放心,他们一定会回来的,肯定是某些事儿耽搁了。”赖明华只好安慰道,轻轻的拍着老人的肩膀。
那是老人活到现在的念想了。
搀扶着老人进了新的屋子,一片新的面貌。
原本破旧的古屋,焕发着生机,很有现代感,还不失传统。里面的陈设品,很多是以前留下来的。
他们找到了以前的砖瓦,以前的水桶,以前的盐罐子……
赖明华这段时间,经常有回来,清楚很多细节,都是艺魂公司们为老人定制的,便自己一项一项的来为老人演示。
赖母深感贴心,一双老手,窝着张鹿的手,连声道谢。
“老了老了,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真的谢谢你们,辛苦了。”
张鹿的眼眶都已经泛红。
一心想要回到古镇的,不止赖明华他们一家,还有村里的村民,有一些是在盯着进度已经在修缮,有一些是还在安置所,失去家园的人。
第二天一大早,便都集聚在了赖宅。
有抱着刚出生没几个月婴儿的,也有年过古稀的老人,不少青年带着妻子一路而来,都风尘仆仆。
大家都来参观他们的新家,高兴的赖明华带领着他们一间一间的参观,让老人们可以沿着墙壁的扶手走。
“真的太棒了。房子很棒,院子也很棒。”大家参观完后都纷纷的拍手鼓掌。
见义勇为的古镇民兵长也来了,看到古镇受灾后第一个修缮好的房屋,没想到效率那么快,只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
当下打电话给镇长,镇长便骑着一辆摩托车,也过来参观。
由于赖家就在村口,古桥的对面,古廊桥是村里茶余饭后的聚集地。今天,赖家变成了聚集地。
赖明华请客,吃大锅饭,烤肉,喝啤酒,他还特地邀请了艺魂装修公司的三个人说是为他们引荐镇长,没准接下来还可以有别的工程可以做,以示感谢。
三人应约来的时候,看见赖明华扶了扶金丝眼镜,眼睛里都布满了泪水,一时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