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回:奇经妙学,哀哀欲绝(1 / 2)江湖大侠令首页

如是我闻时,佛告须菩提。易筋功已竟,方可事于此。此名静夜钟,不碍人间事。白日任匆匆,务忙衣与食。三餐食既竟,放风水火讫。抵暮见明星,燃灯照暗室。晚夕功课毕,将息临卧具。大众咸鼾睡,忘却生与死。明者独惊醒,黑夜暗修为。抚体叹今夕,过去少一日。无常来迅速,身同少水鱼。显然如何救,福慧何日足,四恩未能报,四缘未能离,四智未现前,三生未皈一。默视法界中,四生三有备,六根六尘连,五蕴并三途,天人阿修罗。六道各异趋,二谛未能融,六度未能具。见见非是见,无明未能息。道眼未精明,眉毛未落地。如何知见离,得了涅盘意。若能见非见,见所不能及。蜗角大千界,焦眼纳须弥。昏昏醉梦间,光阴两俱失。流浪于生死,苦海无边际。如来大慈悲…………

秦天赐这一会功夫便能把总纲正文熟记于心。

老和尚便开始教他经文的具体内容,这经文总共分六道,前五道是提神精心之道,但学习顺序不可乱,必须循序渐进,否则心智会有所迷失。尤其第六道,前五道没学习明白,那第六道足可让人扭曲理解歪曲经书内容。

这毕竟是一本达摩的很高深的佛学著作。能荣登少林排名第一的经书,自然有一定的风险。但一旦成文学习完全,那看其他文字简直得心应手,学习其他武学简直易如反掌。

这六道前五道,按顺序分别是,“无始钟气篇”,“四大假合篇”,“凡圣同归篇”,“物我一致篇”,“行住坐卧篇”。

小天赐很快掌握窍门后,正是进入第一道学习中:“宇宙有至理,难以耳目契。凡可参悟者,即属于元气。气无理不运,理无气莫著。交并为一致,分之莫可离。流行无间滞,万物依为命。穿金与造石,水火可与并。并行不相害。理与气即是。生处伏杀机,杀中有生意。理以气为用,气以理为体。即体以显用,就用以求体。非体亦非用,体用两不立。非理亦非气,一言透天机。百尺竿头步,原始更无始。悟得其中意,方可言洗髓……”

一切准备就绪后,老和尚便对现在的生活稍微有了调整。他们决定秦天赐的为人之道、诗书礼仪主要由云三娘来授。而他答应要教孩子武功的,眼下可能没多少时间了,因为他之后决定下水挖巨石下的淤泥,上岸后换秦回安下水。他就在岸边抓紧时间提气运功,恢复自己热量和体力,待下一次下水能继续作业。

云三娘除了教孩子知识,也给大家准备好食物,并随时为他们准备好火堆。有了这种寒冷环境下的作业,大家食量也提高了,所以云三娘的事也增多了。不过为了孩子的将来,三人再忙也是值得的。

而秦天赐熟记经文后,便根据师父的指导开始自行修炼。只是偶尔不懂的地方,才趁师父休息时问上一问。总的来说,秦天赐这个孩子聪慧伶俐,很多东西都一点就通,无论是经文上,还是学识上。都出其不意地学得很快,基本上能做到举一反三,很快都超过了云三娘的见识。

秦天赐每一天、每一次的经文学习,也得到空前的提高。他感觉自己呼吸更顺畅,精神面貌也更好了。也许因为一天天的长大,所以自己体能、力气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根据师父的提示,秦天赐的每一次呼吸,都按照经书上所说来吐纳呼吸。而且每一口的空气,仿佛都能游走全身,把气体转换成其他东西,集气于每一处关节、每一个器官。

时间一点一点的飞逝,还有一个月便是天赐生日,五月的天气已经很炎热了,这段时间老和尚和秦回安加大了工作量。终于,巨石下方一直被他二人清理的淤泥有了松动,巨石也微微一震向下滑了几尺。排水洞口已经能探进一个人的脑袋了,只要再几日,便可大功告成,四人就能离开这困了几十年的地方。

这几日,大家都在准备要出去的东西,三娘看着这山山水水,不是说舍不得,只是对这里充满了回忆。看着那北面山体的蓄水池,这可是当时为了解决干净的饮用水,把竹子削开,斜着钉在墙上。山体流淌的水顺着竹子滑落到池水外围用木头做的引用蓄水池里。在木制蓄水池最高的地方留下一缺口,又用竹子把水引回池潭。整个水桶用木条拼成的盖子遮住,抵挡灰尘。也就是山体有一部分水源会先流向没污染的水桶,待水桶将饮用水积满便让多余的水流回池潭。

秦回安在军队待了这么多年,这些行军途中临时的机械设备他还是会造一些。

看着面前的两栋小木屋,每年秦回安都会伐几颗树,来修补屋顶的损坏情况,避免漏水。而且每年二、三月份都会对另外三面山体周围的树木进行分枝,好种植一些小树苗。

秋天,大家也会采摘果子充饥换换口味。酿造好的蜂蜜酒还有许多,他们这几日也拿出一些来饮用做最后的道别,喝不完的便永远的存放在地里了。倘若以后谁不小心再跌落于此,至少还有一些美酒来祛寒。

等等等等……看着这里所有的一切,老和尚三十多年的光阴,秦回安云三娘十一年的时间,都消耗在了这里,几人还是感触很多………同时,这里也是宝贝儿子秦天赐的出生地,这里对几人而言,真的是意义非凡……

终于的终于,大家在六月十五这天一切准备妥当,今天就是大家走出这绝望谷的时候。四人收拾好行头,来到这水池边。

老和尚这时说道,“今天咱们就从这里出去,可途中会遇到什么困难和危险谁也说不清楚。但孩子的周全我们都会保护,所以,我把这江湖令先寄放在孩子身上。天赐,来……”

说着老和尚把江湖令牢牢卡在天赐的衣服内侧,秦回安和云三娘没有作答,老和尚接着说,“回安,三娘,倘若途中我遇到不测,还请一定要帮贫僧把这江湖令带回少林,以免武林被这令牌再次携起腥风血雨。”

“前辈……”

“你们不必多说!”

秦回安想了一下,也说道,“受人之托终人之事,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晚辈也有事相求。”

“哦?你们有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