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嘛,自然是因为四九城生活报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屠宰员见义勇为死救三少年,棒小伙湖底搏命勇擒大青鱼”。
这一篇报道声情并茂的描述了项云端那天在羊湖滩村的所有经历,先救人,再擒鱼,最后请整个大队的人吃全鱼宴,整个过程一点不落,最后以皆大欢喜结尾。
说是新闻通稿,其实更像是一篇短篇小说,而且还是配图版的小说。
陶小也给项云端拍了不少照片,但最后登上报纸的只有三张。
但这三张照片却非常的吸睛,第一张是项云端背上背着小孩,两只手臂还各托着一个小孩,然后在水中挣扎前行的定格。
第二张是项云端做“鱼骑士”状,被那条大青鱼从水里带出来,一跃而起,飞在半空中的姿态,甚至连激起的水花都清晰可见。
第三张就是那张皆大欢喜的图了,项云端和三个落水少年以及他们的父母一起,合力将那条大青鱼抱起来的画面,这张照片的重点不是人,而是鱼。
实在是这大青鱼太大了,一米八的长度,很多人别说见了,想都不敢想。
毕竟,四九城的普通老百姓可不是沿海地区的渔民,就哪怕是海边的渔民,这么大的鱼也不是谁都轻易能够碰上的。
三张照片配上一篇非常有代入感的小说式通稿,立刻就在老百姓中间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与关注。
很多人第一天看了报纸,晚上就开始给报社写信,要求继续报到,他们迫切的想要知道更多关于项云端的消息。
而这个时候,冯宝林当初硬拉着项云端采访的那些内容就派上用场了。
一连好几天,四九城生活报都会刊登一点项云端的消息,一开始是家庭背景和童年生活,后来是个人信息和工作情况,甚至连项云端最开始进屠宰厂的时候,从野猪口中救下纺织女工窦茹的事情都让他们打听到了。
而且还抓紧采访了一下窦茹。
知道这已经不是项云端第一次见义勇为之后,大家对于项云端的观感又更上一层楼。
……
周四,屠宰厂。
早上上班没多久,厂子里宣传室的大喇叭就响了起来。
“同志们,工友们,现在向大家通报一条厂委的表扬决定,我们厂生产一科二班的屠宰员项云端同志,在下乡义务帮助乡亲们劁猪的时候,路遇三位少年落水,项云端同志不顾自身安危,拼力抢救,最终成功挽救了三位少年的生命。
如此见义勇为的行为,厂委一致认为,值得大力表扬,同时号召全厂同志要向项云端同志学习,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同志,要有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的先进思想!”
大喇叭一直广播了三遍才停下。
而听到这则消息的工人们,不管是认识项云端还是不认识项云端,此刻全都是议论纷纷。
其实,屠宰厂对于这个表扬的事情到底发不发,还是有些意见的。
主要是,项云端本人还在外面,根本联系不上,所以无法确定事情的真假。
这年头想要传递个消息也挺困难的,不像后世随便打个电话就能联系到人。
不过,这个消息最开始是四九城生活报刊登出来的,而且上面还有项云端的照片,所以厂里认为假消息的可能性非常小,这才决定在没有联系上项云端本人的情况下,先发一则表扬通告,具体情况等项云端回来之后再说。
轧钢厂,宣传科。
新晋正式放映员许大茂走进办公室,正准备将从老丈人家里得到的好茶叶给科长送过去,却发现办公室里好几个同志都凑在一起,也不知道在说什么,眉飞色舞的。
这让许大茂非常好奇,等过去听了好半天,才发现,大家议论纷纷的竟然是自己院里的好兄弟项云端。
这一下让许大茂直接得瑟起来了。
“嘿,哥几个,想知道项云端的消息,伱问哥们啊,哥们都门清!”
“我说许大茂,你这么得瑟,怎么,项云端是你姐夫啊?还门清!”
“小眼睛你还别看不起我,告儿你,项云端,端子,那是我好哥们,经常一起喝酒的!”
“真的假的?”
“许大茂你就吹吧,谁不知道你啊,最爱吹牛了!”
“就是,你嘴里说出来的话,那有准吗?”
……
许大茂整天在办公室就知道巴结领导,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实在不怎么样,因此他一开口,顿时被喷的连话都说不出来。
不过这一回,他一点儿也不胆怯,毕竟,他真的认识项云端啊。
好一通辩解之后,许大茂终于是让大家相信了他认识项云端的事实,然后就立刻吹了起来。
“你们知道我这好兄弟为什么能够在水里生擒那么大的鱼吗?”许大茂神秘兮兮的说道。
轧钢厂这些人,主要的关注点都在那条大青鱼身上,项云端又不是他们厂的人,见义勇为的事也和他们没什么关系,不过这条大鱼太让人震撼了。
报纸上说超过一米八长,更是重达三百一十二斤呢。
而且还报道了村民们吃全鱼宴的事情,这就让大家挺馋的,也不知道那么大的鱼究竟是个什么滋味。
“为什么呀?”
众人确实很好奇,毕竟,想要在水里擒住那么大的鱼,可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
关键是报纸上好几天了,也没有说这具体是怎么擒住的,这简直让人抓耳挠腮的急。
“因为什么?告儿你们,那是因为,我这哥们会功夫!”
许大茂想起项云端连傻柱都能打的过,肯定是有功夫的,所以就从这吹了起来。
吹到最后,硬是把项云端描述成了高来高去的大侠,别说什么一苇渡江了,就是在水里也能够正常呼吸,来去自如。
这一通吹下来,许大茂是情绪高涨,简直比喝了酒还夸张,要不是后面科长听见动静出来,这家伙恐怕都要爬上桌子,打开大喇叭给全轧钢厂一万多工友说一段评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