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41 小人物(2 / 2)再回1992首页

刘向生笑了笑,爽朗道:“没事,我比你们兄弟俩也大不了多少,你弟弟可比你爽快多了。天林兄弟,这样,咱俩也算同辈人,你三杯,我也三杯,你哥他就算了,和他喝酒忒没意思,还是你爽快。”

两人各自倒上白酒,余天林先干一杯,接着与刘向生连干两杯,最后兄弟俩又被刘向生拉着喝了杯新年酒,第四杯也下了肚,这才算了事。

等刘向生走后,余天林小声道:“哥,刘老板看着比我们大不了多少,竟然能拿下铁城两个县的经销权,劝酒的功夫也硬是了得,一套接着一套,让人都不好意思拒绝。”

白酒入腹,火辣辣的有点难受,余天明喝了口茶水,缓缓道:“刘向生是我们老家人,自幼无父无母,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十七岁时爷爷奶奶相继过世,他就孤身一人出来打拼,今年也才二十岁。”

天林,别小看任何人,你仔细看看刘向生,酒席上但凡他认识的都会亲自上前敬酒,不认识的也会跟着熟人朋友,一起上去喝上一杯。

酒量好是一方面,会做人,嘴巴又会说,还能让人不厌烦,这就要点真本事。刘向生虽然年轻,但在场面上很会来事,只要他经营的本事不差,日后一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余天林盯着刘向生看了一阵,见他一会儿的功夫又在两桌上打了个圆场,边吃酒边和其它人谈笑风生,心里也有点佩服。

“刘向生真行,这会又跟黄市的几个老板混熟了,我看他一连喝了六杯,他的酒量也不错。”

“那当然,那是他的天赋,也是他的优势,能将自身的天赋和优势结合起来运用自如,那叫能力,刘向生这方面的能力很强,你的酒量随咱爸,这方面很有优势,你要多向刘向生学。”

余天明笑着提点了几句,余天林点点头,又指着黄兴国身后的一位中年人道:“哥,那人是谁?我看他老是和兴国哥凑在一起,好像不是我们家的经销商。”

余天明顺着余天林手指的方向看去,心下顿时了然,语气莫名道:“他叫吴劲,是铁城市营酒厂的一把手,暂时还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不过,以后他的成就不可限量。”

“哥,你跟他很熟,对他的评价这么高?一个市营酒厂的一把手再怎么发展也很难说有多大成就,顶多转到体制内走仕途。”余天林有点不能理解,惊奇的反问一句。

余天明回想着劲酒的品牌发展,嘿嘿笑道:“不错,你的观点切合当前的社会实际,按照正常发展,应该是这种情况,但如果时代发生变化呢?

我看好他是因为过年前兴国哥带他来过一趟泉城,那次我们三个一起吃过饭,吴劲对上层经济政策的变化非常敏感,眼光也非常准。

上次他提到国营企业股份制改革,认为这是一次大机遇,我很赞同他的看法,这确实是一次大变革,我们家也要把握这场变革。”

余天林若有所悟,他对商业经营没多大兴趣,但哥哥余天明在这方面的本事他是见过的,这会他也认为哥哥说得有道理。

去年年底,父亲余有年,大表哥陈志文,哥哥余天明从京都回来后,三人经常在自家小客厅,商量讨论开办电器商城的工作,有时他也会被拉进去充当秘书,记录几人讨论的一些事项。

连着几天后,他便见到哥哥余天明经常坐在卧室的书桌上,废寝忘食般的编写《友年电器商城初期运营计划书》。

那本几十页纸的计划书刚刚写完他便看过,从那时起,他真正见识到哥哥余天明的商业才华,里面那些新颖的理念,创新的管理方法,计划周密的布局和谋划,让他叹为观止。

与余天林一样,起初有些想不明白的还有黄兴国,他也一直搞不懂余天明让他交好吴劲到底想干啥,这几年随着不少国营公司开始改制,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再加上吴劲非常有经营头脑,将一家国营酒厂经营得有声有色,他渐渐琢磨出余天明的想法。

友年公司主营的是经销业务,侧重于渠道经营,没有生产,没有自己的品牌,经销规模的扩张受制于人,不仅是地域限制,还有品牌限制和定价权限制,友年酒水公司想要进一步发展壮大需要有自己的酒厂。

尤其是去年年底在泉城的那次见面,余天明有些话并没有说明,但他看出来了,余天明是想联合吴劲控股铁城新建酒厂。

吴劲也粗浅的表达想要强强联合的意思,两人并没有继续深谈,也许是在等待时机,也许双方还需要更多的了解和信任。

酒席还在继续,前来敬酒的人一波接着一波,余有年来者不拒,一杯接着一杯,已经有点招架不住。

余天明拍了拍身旁的余天林道:“爸不能再喝了,你叫上立军哥,一起去爸那里挡一下酒,那些经销商老板,立军哥基本都认识。

跟立军说,该上就要上,别缩在后面不吭气,你们也悠着点,别喝废了。”

余天林朝余有年那桌瞧了一眼,利索的放下筷子,转身叫上余立军,兄弟俩嘀咕几句,一人拿了一瓶白酒,朝余有年那桌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