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章 赋税(1 / 2)从大明贫困农家子开始的签到日常首页

隔壁王婶睡了回笼觉出来,看见小姑娘正在帮着老太太干活,心里不乐意了,但又不敢明着说邻居的不是,只能对着倩丫头指着鼻子骂。

小姑娘麻利的动作一顿,只能低着头,含胸驼背的回了自己的偏房,随着‘吱呀吱呀’的织布机声响起,王婶才满意的点点头,转身回屋不知道干什么去了。

“奶奶、饭煮好没有,我可是饿死了!”

“乖孙儿,帮你留着呢,还在灶上热着,快去吃吧!”

杨庆正饿得慌呢,听到这话连忙去厨房吃放去了。

吃完饭,杨庆看见奶奶正有些吃力的翻动着晒席上的糜子,连忙走过去帮忙,用耙竿将晒席底下的糜子翻到上层接受太阳的曝晒以去除水汽,这一步需要重复数十次才能将粮食晒干,但是如果不这样做的话,收到仓里的粮食很快就会发热霉坏,到时候一年辛辛苦苦种的粮食都会毁于一旦,没有农人敢在这方面偷懒。

一轮耙翻过后,才坐了一小会儿,摸了摸最开始耙的粮食,得!又得开始翻面了。

“这样下去也不是事啊,老太太年纪大了,万一闪个腰、摔个跤什么的就亏大了,我下午去钓鱼,得到的收获不比耙这几担破糜子强的多?”

杨庆暗自思量,他可不是那种一毛不拔的吝啬铁公鸡,什么事都要亲力亲为,唯恐被别人赚了一文钱去,得想個法子,不能因大失小。

“王婶!您在家吗?跟您商量个事,好处大大的有。”

隔壁邻居的门前,杨庆一脸笑容。

十五文一天的工钱,帮忙晒三天的粮食,王婶答应的相当痛快,晾晒粮食而已,不算什么重活,农忙时节都是半大的小孩子们干的。

只是没想到王婶居然连一个时辰都没坚持住,等杨庆拿着鱼竿带着家伙事出门钓晚鱼的时候,王婶就已经叫喊了起来。

“死妮子,还不过来帮忙?没看见我已经累的出汗了吗?”

“娘~我今天还要织布呢?”

“织布过几天再说,耽误不了什么事,先过来帮我晾晒粮食。”

“是,娘!”

“这粮食你好好晒着啊,千万不能偷懒,老太太可是会验收的,不然扣了工钱为你是问,我得去照看照看你弟弟,你先干着啊!”

……

“咦!我早上那一沟渠的鱼呢?”

杨庆使劲睁大了双眼,看着沟渠里的一片狼藉,又往四周看了看。

“没错啊,早上我就是在这捞的小鲫鱼啊,是谁把这捞小鲫鱼的风水宝地给糟蹋成这个样子的啊!”

杨庆一脸郁闷,不知道是哪来的夯货,将自己秘密宝地的小鲫鱼全部给捞了去,只能多花了好些时间,才在沟渠的上游重新捞了几十尾小鲫鱼。

捞小鱼耽误了时间,所以下午的收获不是特别理想,两麻袋鱼儿加起来怕是只有六十多斤。

将这几十斤鱼全部卖给陈掌柜,得了一两银子和一百八十文铜钱,杨庆不由的想到了接来下的秋粮税赋。

昨天夜里杨庆和老太太细细盘算了一下,算了一笔账,才知道为什么前些日子,大伯、三叔无论如何都要翻脸退租了,这夏税秋粮的赋税缺口可不是一般的大。

山上的十亩旱地,一共收了六石糜子和八石玉蜀黍,在众人喜吃大米的江南之地,这东西属于牲畜和穷人吃的粮食,根本卖不上价格,而且还不好卖,陈掌柜收鱼的时候,杨庆问了一嘴,得到了这两种粮食现在的价格,糜子三钱银子一石,玉蜀黍更便宜,只有两钱五分一石。

所以十亩地的全部收入才一共三两八钱银子,辛辛苦苦干上一年,还不如杨庆多去钓几天鱼呢,果然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但就是这些银子,都还没算需要交纳给朝廷的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