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这里的人们就靠着几把锤子和剪子,艰难地走上了制鞋的道路,在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里,在侨汇和社会闲散的资助下,依靠着家庭作坊的生产方式,靠着“泥腿子”背着行囊走遍世界的方式,爆发式的成长积累,到了90年代,已经开始有了“中国鞋都”的雏形,形成了配套完整的鞋业产业市场。
鸿星尔克、安踏、361°、德尔惠、乔丹、特步、匹克等等,王彦峰记忆中想得起来的后世那些家喻户晓的旅游运动鞋品牌,先后都将在这里诞生,将来这里会成为全国最大的休闲运动鞋制造基地。
但是现在还基本上处于仿造生产和贴牌加工为主的粗犷阶段,还没有太多的品牌意识,以为耐克、阿迪达斯这些国外品牌代加工为荣,所能赚取的,仅仅还是微薄的加工费用,依然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底端。
王彦峰走进埭陈镇后,看见到处一片繁忙的景象,密密麻麻的街道两边的鞋类广告牌,绵延林立的鞋材店铺,抬头可见的鞋厂,以及随时穿行在街道的运输车辆,让人目不暇接。
街道上,操着四川、安徽、江西等内陆省份口音的外来人员,以及各种语言的海外客商歪果仁,似乎已经比本地人还要多不少。
王彦峰最后在一个有着两百多个店面的鞋类专业市场里逛了很久,这应该是泉城首个鞋类专业市场,里面还有不少来自意大利、棒子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客商设立的办事处,在这个鞋企聚集地里,基本上就能全面了解到当地旅游运动鞋的最新动态和行情。
旅游鞋、运动鞋、休闲鞋、时装鞋、登山鞋、雪地鞋等几百个品种任你挑选,价格从几块钱到十几二十块钱一双不等,各种质量规格的都有,正牌杂牌的,你要什么牌子就可以给你什么牌子,甚至还可以给你提供冒牌的。
与制鞋业配套的鞋楦、鞋底、鞋跟、鞋衬、轻泡、炼胶、吸塑、包装盒等相关制鞋配件也应有尽有,涵盖了鞋类生产各个环节。
逛完了市场后,王彦峰就觉得可以离开了,该了解的他都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了,有很多信息王彦峰还要等回去以后再慢慢消化,看看天色还没黑下来,便搭车赶往下一个目的地去,反正两地也相距不远,就准备到那里去投宿。
这样安排的话,明天在那里逛一白天后,明天傍晚就可以从那边去泉城乘车回文山了。
王彦峰要赶往投宿的再下一站,是石城。
与埭陈以鞋为主不同,石城是以服装为主,埭陈是江晋县下面的一个乡镇,而石城原来也是江晋县下面的一个小渔镇,但是经过十几年的蓬勃发展后,现在已被独立出来升级为县了,与江晋并列齐驱,都属于泉城地区,彼此之间都只有几十公里的距离而已。
“铺天盖地万式装、有街无处不经商。”
石城是华夏第一批时装设计师和生产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