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8章 学政改革(1 / 2)正德大帝首页

礼部尚书杨一清代替了马升的职务,被朱厚照授予兵部尚书衔兼右都御史总督河套,以继续加强帝国对河套的统治和开发。

杨一清是善于治军领兵的官员,安化王之乱被夸大的事件让朱厚照深刻认识到杨一清这种一个劲向往钻营的官员不适合留在京城,留在京城这个大染缸里,只会让一个将才只知道内斗争权,还不如派去边镇建功立业。

当然,让杨一清代替马升坐镇河套,也是因为正德皇帝朱厚照没有要让大明止步于河套的意思,虽然现在的漠南与漠北乃至更北的地方对于大明而言不是很值得占领与开发的地盘,可在将来却是很值得开发的地盘,尤其是西伯利亚一带可是蕴藏了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不过现在朱厚照不得不把注意力转向南方,北方在帝国没有足够的财力与军事实力前,没必要必要进行扩张,那样只会耗费帝国财力,而且没有价值,成为官口的穷兵黩武之象。

朱厚照知道帝国的战略重心必须得从陆地转移到海来,因为如今已经是大航海时代,且至此以后,明的进步与财富的累积都将来自于海,甚至真正的危机也将来自于海。

可一时,朱厚照也不知道自己这个皇帝还能为帝国在海称雄再做些什么,更适合于海行驶且航速更快的软帆船已经在芷江造船厂开始建造,而郑和下西洋时的宝船也在复建过程,特命南京工部于南洋寻找良木。

两广总督林廷选也奉命在两广训练水师。

朱厚照发现现在帝国唯一缺少的还是为帝国在海事业再铸辉煌的人才。

首先是教育人才。

要想让大明有更多的航海人才为大明开辟航路,以及更多的将才为大明称霸四海,必须有更多的这类人才训练基地,前提也需要更多精通航海知识与海战的教育人才。

可现在的大明并没有专门教授航海知识与海战的专门人才,连京师大学也没有。

当然,在大明体制内善于航行甚至水战的人才还是有,甚至相关资料海作战与航行经验也很丰富如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宝贵图纸和档。

但这些人才大多数都需要朱厚照自己去发现统计。

朱厚照打算在将来的某一天,把这一批海事人才组织起来,先建起一所海事学校,专门培养海事人才。

这个海事学校只主要负责海事相关知识与技艺教授,而并不负责启蒙与基础教育。

朱厚照能想象到的是,这所海事学校一旦建成,还会面临的一个问题会是无可招之学生。

因为如果招不识字的平民子弟,海事学校还得先对其启蒙与基础教育,怎么也得三四年的功夫。

而那些识字的士子儒生谁不是削尖了脑袋想要考科举进士,万般皆下品惟有高的意识对他们来说是根深蒂固的,尤其是年轻的士子儒生没谁愿意从事举业以外的道路。

这也是为何京师大学要只让进士出身的报名的原因,因为进士出身的没有举业压力,学习也更为自由。

朱厚照有时候真想直接废掉科举,但他又担心科举一废,士林阶层会彻底与自己这个皇帝决裂,甚至也不再对自己的大明王朝抱有最后一丝幻想,毕竟自己这等于夺了人家的进阶之路。

何况在没有更好的底层民众升阶体系确立之前,自己废黜科举也会断了天下庶民尤其是大多数庶民地主的念想。

对于帝国的百姓们而言,尽管考科举录取例低,但好歹有个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希望在,可以不必因为没有希望而n。

朱厚照觉得自己唯一能做的算增加对启蒙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把更多的大明百姓尤其是年轻人与孩童变成有一定知识水平的化人,这样不满足于现状的人会更多,录取例低的科举不能再满足于他们的成功需求,必然有更多的学子愿意选择海事或者其他途径实现成功。

只要自己能够让百姓们意识到参与帝国的海事会有不菲的收入和不错的政治前景。

其他行业的促进也是一样。

但现在只能是先普及教育。

“纳粮取盐”的盐政改革与吏治清明后,使得帝国节约了很多运粮方面的军费支出。

而边贸的开启则使得边镇与帝国央朝廷还增加了不少收入。

清丈田亩更是让帝国拥有了更多的税赋,在短时间内一下子增加了价值数百万两的钱粮收入,加边镇屯田与河套新分之民田的丰收,帝国户部的税粮收入竟增加到了三千万石!这已经接近于帝国洪武永乐极盛之世的粮食收入。

再加皇家产业赚取的白银收入以及玉林城的矿产开发,大明现在的国库收入甚至已经超过了大明历史的任何时期。

正因为有如此雄厚的财力支撑,朱厚照才能够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正德七年,新年伊始。

朱厚照正式下诏,令各地督抚与提学使再扩充社学,且要求每村必须有一社学,旧有的社学已废弃的重新开办,没有社学的新建之村镇则立即开办社学。

且社学纳入学政体系,由本县与提学使共同管理

社学先生给予同举人出身,教满四年可直接应会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