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 益州矛盾初显,重修都江(2 / 2)三国:开局我先请卧龙出山首页

为保全自己,一个益州牧的称谓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刘璋终于松口让刘循担任益州牧。

任之后,刘循顺势将大本营搬到了成都。

益州的经济、军事则是统一交给诸葛亮打理。

诸葛亮从严治军,对百姓也是极为爱护。

刘璋看到益州治理颇有成效,索性将权利全部交给了刘循。

闲下来的刘璋则如闲云野鹤一般,悠闲快活。

刘循成功任益州牧,曹操不仅计划功亏一篑,还给自己埋下了巨大威胁。

眼见着益州在刘循的带领之下实力愈发强大,曹操心中愈发焦虑。

益州发展势头正好,刘璋手底下的那些老臣倒开始折腾了起来。

刘循作为刘璋之子,他们自然不敢公然作对。

不服气的他们便将矛头转向了诸葛亮。

反对派认为诸葛亮十八九岁的年纪太过年轻,没有能力同时挑起益州经济、军事两根大梁。

在诸葛亮颁布征军令和征税令的时候他们便出来多加阻挠。

吵得最凶的当李严和张松。

李严在益州派系中属于东州派。

这东州派原来是南阳、三辅进入益州的流民组成,后来因为刘焉赏识逐渐在益州占据一席之地。

刘璋在任之际,便一直利用东州派来压制益州派系。

那张松就是属于益州派系的,益州派系则是以益州本地氏族为主。

此前益州派屡受东州派制衡,所以两派之间早就水火不容,积怨颇深。

诸葛亮能被两派同时重视,可见他们都在害怕刘循任后会影响到自己的势力。

像这样的党派之争刘循痛心疾首,但当下却也只能从中调和。

议事殿中。

“民以食为天,益州想要长久发展,必兴水利,臣建议将都江堰重新扩道修整。”诸葛亮进言道。

还没等刘循说话,李严便站出来反对说道:

“都江堰早已年久失修无法使用,重新启用对益州发展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诸葛亮进而说道:

“益州虽是天府之地,但却很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今年必定多雨,重修都江堰也可缓解我益州洪涝影响。”

“此乃利国利民之策,大人应当深思熟虑。”

张松虽然与李严不和,但这次也站在了李严这边,张松斥责诸葛亮道:

“我益州正是休兵养民之际,重修都江堰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

“这种劳民伤财之事,根本没有任何必要。”

三人争执不下,各有各的道理。

——————————————————

ps:跪求鲜花,评价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