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章 曾氏商行(1 / 2)天策烽烟首页

时光流转,春去秋来,三年就这么过去。

算算日子,李毅到了这里,已经是三年,而这三年,李毅一直是过着平淡的生活,早上锻炼,下午狩猎,晚上则是流连燕州城内的酒楼饭市,雅阁花街。李家长子的身份加上燕王未来女婿的名头,让他在燕州名声大噪,可以说,现在的燕州城,已经是无人不识了。

当然,平淡的不只是李毅,还有这天下大势。因为这三年,很巧合的,天灾连连,北方旱灾,竟然是持续三年之久,不少地方颗粒无收,虽然偶尔有一两场小雨,但也显得杯水车薪;而南方,则恰恰相反,暴雨不断,洪涝爆发。

还好的是,燕州受天灾的影响不大,加上李泽治政有方,实力也慢慢恢复过来,挽回了三年前劣势的局面。不过公孙雄对李泽的态度,却是越来越让人觉得怀疑。

但整个社稷却是动荡不安,有心之人,早就将这些天象,说成是朝廷腐朽,天子失德,导致天降灾难于人间。不少愚民被这些谣言所蛊惑,纷纷离心,各郡郡守也纷纷“顺应天意,尊重民声”,不尊朝廷,不奉天子,自治自理,为这乱世添上浓重的一笔。

所有人都以为,大楚帝国亡了,会被国舅韩维窃位。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韩维居然没有这样做,反而是以天子之名,安抚各郡,还安排天子向天祷告,祈求风调雨顺。

当然,这个大大出乎别人意料的局面,是因为有晋州的存在,虽然晋州也受旱灾的影响,但晋王能够将晋州从一个贫瘠荒凉的州郡,发展成天下间数一数二的富庶之地,并非是巧合这么简单就能做到,晋王还是有一定的才能的。

这三年间,晋州几乎是没有影响,甚至还有余粮支援现在的帝都沧州,虽然说,晋王是个废帝,但是看得出来,晋王还是很忠心于这个朝廷的,就算现在把持朝政的国舅韩维。不过,可能就是因为有晋王这一人物在震慑着韩维,所以,这个大楚帝国,才能一直苟延残喘至今吧。

楚历868年六月,夏,燕州烈日当空,一直商队从南门今日燕州城,为首的是一个独臂青年,身边还跟着一个面色黝黑的的剑客。

“曾老板,又运货回来了?”见城门的卫兵边形式地检查这商队的货物,卫兵队长边熟络地和独臂青年交谈。

这独臂青年不是旁人,是三年前还属于流民的邺都人士曾凯,十五岁那年,李毅交给他第一桶金,教了他一套走商之法,他就一直行商至今。而那个剑客,则是白旭,当日救了李毅后,李毅就安排他留在了曾凯那里,本意是想让他现在那里躲躲风头再说,但是不知道曾凯用了什么方法,说动了白旭,让他留了下来,自此之后,就一直充当这护卫曾凯的角色。

当时旱灾才刚开始,但李毅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早就知道这旱灾并不会这么快结束,加上燕州旱情不重,就让曾凯囤了一大批粮食,等到第二年开春,旱灾持续,这下子各州就开始慌了,公孙雄地地盘,有燕州支援还好,但像是袁综那样,三州都处于大旱之际,加上半个平津,那就真的是心急了,就算最多屯粮,如果旱灾再持续一年,他也会支持不住。

虽然说发国难财有些不好,但李毅现在急需发展势力,也顾不了这么多,发展势力必须要先有钱,所以,就让曾凯尝试跟虞州那边接触,最终以高价给了虞州,这也是一种经济上制衡虞州的手段,让燕州有喘息时间。就算是再不喜欢公孙家的人,但他也不想实力一边倒,最好是两家能互相抗衡,这样他才有成长的时间,他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有了这笔钱,曾凯毫不犹豫地在虞州购买了一大批虞州盛产的布匹,运往南方水灾之地,以低价形式抛售,或者是支持以物易物,赚了个好名声之时,还换来了大量的财富,还有一批鱼虾之类的水产干货,和一些耐水植物,如莲藕之类的植物,按照李毅的方法,曾凯都把这些鱼虾弄成鱼干虾干,莲藕则做成藕粉,就这样又开始往北方跑。

但这次没有把货物卖给虞州,而是将藕粉卖到了曾凯的家乡,虞州隔壁的邺都,毕竟,李毅不想让袁综这么轻松度过这天灾,这样对公孙雄不利,给了邺都,至少还能将虞州牵制一二。至于那些水产,则是运到晋州去卖,晋州少江河湖泊,水产也稀缺,所谓物以稀为贵,水产自然能高价卖出。

而晋州猎户多,皮毛也多,所以这也是一批好的货物,加上粮食不怎么稀缺,曾凯又购入一批货物,开始往南方运去。

而燕州则是成了一个落脚点!不错,是落脚点,当初李泽拿下平州后,李毅反应也够快,马上让曾凯离开,到了平州寻了个地方盘下来作为大本营,当时局势不稳,很多地块也让地主低价抛出,这也让李毅捡了个便宜。

而粮草也是囤在平州,不然的话,在旱灾期间,燕州的粮草卖到虞州?那是找死的行为。这是到平州落点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则是避免别人轻易追查曾凯和李毅的关系。

未来两年,商队的发展都在李毅的意料之中,慢慢地壮大,有李毅那廿一世纪的商业知识和眼光见解,加上曾凯为了报恩,一直兢兢业业,商队取得的成绩十分可观。

这两年间,曾凯走南闯北,也成长了不少,基本上是可以独挡一面了,处理起事情了头头是道,而且比以前更加一丝不苟。而这燕州,也经过了好几次,城门守卫也大多熟悉,第一次到燕州和离开的时候都是一副落魄的样子,谁会注意到?但带着商队回来燕州的时候,独臂金人曾凯的名号,就开始传开,不管什么年代,有钱人总是受欢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