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九章:盐泉(1 / 2)一天一百,勇闯北宋首页

宋朝时期的官盐价格非常离谱,根据距离产盐地的远近,分为三十文一斤到两三百文一斤不等。

换算下来,一个壮劳力可能要干上一两天才能买上一斤盐,不可谓不黑心。

江舟县因为周边有盐井,价格倒是挺便宜,官盐价格为五十文一斤。

不过跟市面上四十文一斤的私盐,自然是没办法相提并论的。

虽然周遭是产盐地,不过产盐的方式也分为很多种。

例如最简单的就是晒盐,生活在海边的居民制作食盐可以大量获取到材料,制作方法也是比较简单。

如此一来,沿海产地的食盐价格,甚至能达到夸张的两三文一斤。

而在川峡四路这些地方,虽然有井盐,但煮盐的成本相对而言很高,即便是生活在产盐地周边,价格也要四五十文一斤。

而远在内陆的其他非产盐地区可就惨了,因为古代交通成本奇高,因此一斤食盐甚至能卖上上百文的价格!

“这些私盐是从隔壁县买来的?”李道元轻声问。

白扇娘点头。

“咱们县内没有私盐吗?”李道元又问。

这回钱山开腔了:“公子,原本咱们县内是有一口盐泉,但是以前刘俊这些家伙经常下山骚扰,因此那一口盐泉也就荒废了。”

“官府居然舍得放弃一口盐泉?”李道元疑惑。

盐铁茶马都是暴利。

这个年代,这四样大部分都被官府牢牢把握在手中,为汴梁每年带来数千万的铜钱。

地方上的县衙,居然也舍得放弃一口能生出钱来的盐泉?

钱山支支吾吾也说不明白,他虽然知道县内有盐泉,但毕竟以前不过是个农家汉子,对于这些内幕也不慎知晓。

没有办法,李道元只能亲自去考察。

吃过饭后,李道元调了第一小队的四个人,带上全套装备,跟随着下了山。

七拐八拐,走了一个多时辰,几人才来到钱山口中的盐泉。

到了地方,李道元看见那所谓的盐泉之后,才恍然大悟。

“原来是这样的盐泉,难怪官府不怎么重视。”

只见在一处山脚之下,赤水河一处支流断绝在此,形成了一处大湖,名为“灵通湖”。

湖边依稀可见一处村庄,不过已经荒废了,其中可见大灶台、柴火堆等物件。

一看便知是曾经制盐工匠留下的聚集地。

只不过因为刘俊等山贼的骚扰被迫离开。

而那一口盐泉,就正在村庄的正上方。

其从两块巨石的缝隙之中飞溅出来,正落在下方,恍若某种排泄动作……

根据附近的村民所说,这口盐泉从他们祖辈已经存在,到现在都为断绝,也没有人照看,乃是一口天然盐泉。

西南地区多盐井,所谓盐井便是人工开采的地下卤水。

而某些地方也会天然渗出盐泉,例如买年前这一口灵通盐泉。

不过抛开其他的不谈,这口盐泉最大的问题就是……

量少。

李道元站在这地方看了半天,粗略估计了一下,便发现这盐泉流量实在是少得可怜。

有时候还一阵弱一阵强,虽然不曾断绝,但估计一个小时都不一定能接满一桶卤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