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还说在那里她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和对生活的向往。”
李婉说到这里瘪了瘪嘴,有些不服气道:“好像在我们这里的人都活不下一般。”
周氏叹气道:“也不知道那丫头是怎么想的?当初不顾一切地要嫁过去,这么多年了,竟然没有回来过一次看她的老父老母。”
当时李淑敏要嫁去湖城的时候遭到了家里坚决反对,那个地方别说李淑敏,就是李父李母这辈子都没听说过。
老两口一辈子都在大山深处过活,担心女儿到那么远的地方会被骗,也担心女儿到那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没有娘家人撑腰会受欺负。
况且他们以后想见女儿一面都不知道得等到何年何月。
可李淑敏像是中蛊了一样,怎么都不听劝。
李父李母恨毒了对李淑敏远行的怂恿之人,李母整天以泪洗面,李父甚至恨得要跟李淑敏断绝父女关系。
在那个交通闭塞的年代,女儿要嫁到外省,真的很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一面,也就相当于没了这个女儿了。
李婉还是有些愤愤然道:“她很果决,也很有勇气,但我不认同她的做法。”
“俗话说父母在不远游,她可能是受够了在大山深处看不到希望的日子,甚至对自己未知的未来充满了绝望。”
“这就好像长期漂泊在被黑夜吞噬的大海深处的孤舟终于看到远方的灯塔,就会拼尽全力驶向那个有光的地方。”
“因为灯塔能照亮前方的路,人内心的信念认为有光的地方就有生的希望。”
“但她却没有考虑到父母的处境,等到父母动不了的那天,谁来照顾他们?”
“父母含辛茹苦将她养大,她却去到那么远的地方,一辈子能见几面?”
“就算嫁到附近,即便生活贫苦,只要勤快努力,日子还是有奔头的吧。”
“难道在我们大山这里就过不好日子吗?”
“我觉得在哪里都一样,日子是人过出来的,不努力奔日子的人,在哪里日子都是过不好的。”
周氏见女儿嘟嘟嘟地说着,很是被感动到了,她的婉婉长大了,知道疼她这个当娘的了。
周氏笑:“鬼精灵的丫头,道理一套一套的。”
“那闺女啊,如果真有这么好的地方,那你愿不愿意嫁过去呢?”
李婉一副像见了鬼一般的样子,急道:“娘怎么能说这样的话?我是不会远嫁的。再说了,我还小,我还想一直留在娘身边呢。”
李婉赶紧将信放下,不再理会李淑敏的事,凑到周氏身旁,亲昵地搂着自己老娘。
周氏被李婉哄得眉开眼笑。
周氏笑:“我还没发现呢,我这幺女说话这么有文化的呢。”
李婉朝老母亲俏皮地眨了眨眼睛。
周氏心疼幺女,不愿李婉早嫁,甚至一直供着李婉读书到初中,李婉还学会了一门外语俄语。
俗话说女子在娘家做姑娘的时候最是幸福的时光,不用忧虑嫁人后得操持婆家生计,不用伺候公婆、照料小姑,也不用考虑那个与自己共度一生的人是否合情意,也没有生养孩子的烦恼。
李婉看了看窗外,见日头还在头顶的左上角,盘算了下时辰觉得还早,这才松开周氏,起身往外走去。
边走边说:“娘,这日头正好,我去竹海山寻些草药啊。”
周氏看了看天色,确实还早,笑道:“要不喊上你小哥?让他跟你一起去,也好有个照应。”
李婉摆摆手:“不用了,娘,小哥忙着在院子里编竹筐呢。”
李婉指了指正坐在院子里一个角落双手翻飞忙着编制箩筐的李树生。
李树生听到小妹喊他,赶紧转过头朝自家幺妹这边看过来,笑呵呵地问:“小妹,你喊我什么事?”
李婉朝李树生摆了摆手道:“小哥,你忙你的,不用管我,你这箩筐隔壁家的庆叔还等着要呢,你可要抓紧哦。”
李树生点点头,赶紧转过去继续忙活手里的活计。
李婉接着偏过头朝屋里的周氏笑道:“再说了,您还当我是小孩子呢,我们这里的孩子哪个不是在竹海山里泡大的,山里哪个角落我们没去爬过嘛,闭着眼睛都知道哪儿是哪儿。”
“这会儿过去,说不定还能碰上咱们村的人呢。”
周氏想想也是,还是叮嘱道:“那你看着点日头,天色不早了就赶紧回来。”
李婉背上背篓朝周氏挥了挥手:“娘,我晓得的,那我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