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3章 挖窑(1 / 2)喧嚣的烟火首页

张要发他们的米厂正在如火如荼地筹备着,林溪的窑厂也准备提上日程了。

林溪是会做窑的,这几年在外面做工,也是学了几门手艺。

他和李婉打算先从小规模做起,毕竟人手不够,就他们夫妻二人,打算先做一个土窑起来,看看两人忙不忙得过来,如果能够应付得过来的话,再建第二个土窑。

先是在林家村对面山上选了块儿向阳的荒山坡准备挖窑。

反正荒山坡目前是无主,他们也征求了村里的意见,看村里能不能允许他们去开荒。

对此村里巴不得呢,村里也想大家伙甩起膀子加油干。

分田到户这两年来,仗着林家村老祖宗们当初建村的时候,占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林家村很多人骨子里有一种优越感。

觉得只要他们稍稍动动手指头,好收成就会巴巴地向他们涌来,哪用得上像那些个没什么好田地的村子那样非得整天趴在田里绣花才能绣出点收成来。

所以对于分田到户这个政策的落实,说实话,林家村不少村民还是有一些人内心深处对此是嗤之以鼻的。

村集体大锅饭公有好好的,为什么要各自负责各自嘛,咱村里这么多田地,大家伙一起干不比单干强吗?

正是因为怀着这种心态的人不少,林家村这两年并没有形成抓紧搞生产的气候。

也是在这两年即将过去,林家村人这才恍然发现自己与别村已经拉开距离了,被别村甩在后头了。

曾经的优势已经不再是优势,反倒成了自己躲懒的借口。

而别的村,比如张家村,那个村子背靠山,离河流远,取水不便,良田少,人家却愣是在张要发无形之中的影响下发展起来了。

没有良田?没事,张家村不是靠山嘛,那就发展山林经济。

引水不便?那也不怕,张家村就发展耐旱的产业,比如种麦子,油菜,瓜果,等等。

林家村人眼瞅着张家村生生将劣势转变成了优势,只要不躲懒,张家村那些个勤快的人家一个个日子都过上来了。

林家村村里对于像林溪这种愿意摸索谋发展的后生都喜欢的很,只要他们愿意干,村里乐见其成,都会给予能够给的帮扶措施。

不就是要一块儿还未分配的荒地嘛,还是他们自己去开荒,这种好事还不赶紧答应更待何时?

要知道这片荒地之所以成为荒地,还不是因为无法有产出,如果挂在自家名下,还得上交田亩税。

这就是块不受待见的烫手山芋。

现在好了,有人愿意开垦,村里又多了能够使用的旱地,只是挂在林溪名下的承包期间村里不能收回而已,终究这是属于村里的。

于是村里很是爽快地同意了,并表态林溪开垦出来多少就都算林溪名下的地,林溪可以一直使用。

于是村里与林溪两方一拍即合,一个需要将荒地变成村里可用的地,一个需要用来烧窑的场地,两方达成了简单粗暴的共赢,姑且算是实现了双向奔赴。

村长林勇如今已经不能再一言堂了,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他即便心里再怎么不愿意村民们的日子好起来,那他也得夹起尾巴做人了。

林家村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在整个青山大队的村落里垫底了,他要是再不想办法帮助村民们谋发展,支持村民们谋发展,他这个村长的位子也算是坐到头了。

更何况现在村委里有不少人都有话语权了,他的意见并不能一锤定音。

烧窑的场地问题解决了,林溪信心满满。

接下来就是挖窑了。

先是在向阳位置选了一处山坡,然后划出了一个直径约五米的圆圈,再在圆形上往下挖差不多四米左右的深度。

到最后形成直径约五米左右、深度约四米的宽口径大坛子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