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猪肉可是京城,乃至全天下最不能稀缺的东西。
他和牛羊肉不一样,猪肉是富贵人家,普通百姓都能吃的肉。”
“而我手下可是有660名士兵,如今立了功,有了机会立刻就可以升任标统。
到时候可就两千人。”
“如果只是混吃等死也就罢了,可是我还想依靠手下军队在这乱世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呢。”
“所以,善待军队士兵是必须的。”
“普通的士兵一个月也就吃一次肉,如果我要是自己养猪,不说每天吃肉,最起码七天,十天一次肉也是好的。”
“再加我现在有钱,花不出去也是个事。”
“还不如成立养猪场,把我手下的士兵养的白白胖胖,高大威猛。”
在这个年代,让士兵三天吃一次肉,甚至一天一次肉,绝对是最奢侈的。
可是官方养殖,那还真没准。
而且还有一个事情他没有说,那就是猪鬓。
猪鬃是指猪颈部和背脊\/部生长的5厘米以的刚毛,韧富有弹性,不易变形,耐潮湿,不受冷热影响。
听说了没啥卵用,可是你知道猪鬓是油漆军舰、飞机和各种军用车辆的蓝色刷子机枪,火炮的枪管和枪管就明白他的重要性了。
全世界惟有华夏猪鬃产量大、质量高,全世界供给量年约6000吨左右,战前我国即占75%以。
所有参战各国要想给他们的武器刷油漆,不至于让那些武器裸露着钢铁身体前线,那就一定要用华夏的猪鬃。
抗战初期,华夏大陆沿海的港口相继沦陷敌手;内地对外的陆路交通,包括滇缅公路、滇越公路等也相继断绝,华夏的猪鬃运不出去,造成全世界价格猛涨。
在当时,华夏的猪鬃成了紧俏的军用物资。
而老美的市场也是“鬃荒”告急。
1939年,老美政府传令老美驻华大使馆,向华夏政府正式提出要求,把出口的猪鬃全部运美,华夏政府表示同意。
但当时,老毛子、老美、鹰酱三国都急需华夏猪鬃。
为此,美、英、苏三国还在华盛顿成立机构,负责协商如何向华夏取得猪鬃、如何分配。
当时老美政府还曾派一位特使到双庆市,表示猪鬃出口事关战争胜负,要求华夏政府保证供应。
从1937年至1945年的9年间,出口猪鬃外汇收入达3000万美元。
这么说吧,拿着猪鬓,你说换汽车就换汽车,你说换大炮就换大炮,你说换飞机就换飞机。
有了猪鬓你就是天王老子。
凡是打仗的国家,都得求着你。
现在才刚1912年,虽然距离1937年还早,可要是这会就扶持这个猪肉产业,不但利用养殖可以让军队士兵身体强壮,还可以卖给民间赚取利润,然后积蓄猪鬓等待时机。
这就叫提前布局,因为一直到了1937年,老美的通知,常凯申这才知道猪鬓这么牛逼。
费仲琛没话了,三弟说的也对。“那好,我就给你找找,这京城养猪的也不少。”
京城地区,建国前年出栏二十多万头。
可是李振华知道,全国就算是有一千万头也不够吃的。
不过自己也不是圣人,只能优先供应军队再说。
在民国,军队就是生产力。
没有军队,他哪里弄这九百万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