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厢房中的大笑声,一夜通宵长谈的张有归和大哥张佑方走出书房,来到陈子墨的房间。
张本睿作为渤海国有数的大儒,其子女更是知书达礼的读书种子,对孤竹书院谢石崇拜不已。
见到名动天下的儒家贤人,张佑方连忙作揖道:“儒家书生张佑方,见过谢先生。”
谢石盯着张佑方看了良久,才笑着开口道:“听说你和王贲被大茂钦禁足了。”
张佑方苦涩笑道:“不单单是我和王贲,所有反对和鬼方结盟的朝中大员都被削去官帽,禁足在府中不得随意走动。那些反对激烈,官职较小又没有背景的地方官吏,更有数十人被满门抄斩。”
谢石眉头一皱,长叹道:“大茂钦此举大违人心,你对此事做何看法?”
张佑方正色道:“不瞒谢先生,我与王贲准备在秋闱之时,联合进京赴考的士子向大茂钦死谏,陈说利弊。”
谢石讥笑道:“张佑方,你知不知秋闱本就是一场骗局,等的就是你和王贲这样的蠢蛋去撞刀口。”
张佑方闻言脸色一愣,不知如何作答。
谢石继续说道:“当今天下,关于元圣闭生死关的消息,流言汹汹。虽然各诸侯国一致排儒,勾结道门和佛门挖儒家在人间的墙脚,但好歹也是和人打交道。”
“大茂钦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明目张胆的勾结鬼方,大肆排儒驱儒,兴立鬼神为国教。你可知是何缘由?”谢石问道。
张佑方硬着头皮说道:“儒家元圣在三教论道中落败,进入杏林闭生死关,妖魔界对此蠢蠢欲动,天下诸侯又对朝歌虎视眈眈。渤海国是小国,大茂钦想在接下来的诸侯大战中谋求自保,只得另寻他路。但若想火中取栗,找鬼方结盟是最理想的选择。”
张有归皱眉道:“虽然和鬼方结盟,大茂钦确实能在诸侯大战中捞到不少好处,但渤海国的千万百姓就要遭殃了。”
张佑方愤懑道:“大茂钦自私自利,根本不会管渤海国百姓的死活。”
谢石摇头笑道:“你只说对了十分之一,还不是大茂钦铤而走险的最根本原因。”
“先生何以教我?”张佑方作揖道。
“大茂钦得位不正,这其中你爹张本睿和王贲的岳父李淳良功不可没。这也是为何张本睿和李淳良迟迟得不到孤竹书院认可,结不出书生文胆的首要原因。”
“大茂钦出自渤海国王族小宗,以误传令支国入侵的军情获取军权。之后更是对渤海国王族大宗进行血腥屠杀,窃取国柄。这些作为,违背了儒家的礼仪,人伦,规矩。”
“因为三教论道迫在眉睫,儒家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对此事指手画脚。但是大茂钦心中明白,等三教论道结束,儒家腾出手中空闲,迟早是要找他算账的。”
“只是天意难测,元圣在三教论道中出了问题,导致儒家在人间的根基动摇。佛道两家闻讯而动,妖魔界和幽冥界更是对人间垂涎三尺。各诸侯国有了佛道两家的暗中支持,对大周王权虎视眈眈。因此,儒家才会在这件事上一拖再拖,直到现在都没给天下一个合理地答复。”
“大茂钦不是不想投靠佛道两家,而是佛道两家根本看不上渤海国这弹丸之地,所以他才会掉头投入鬼方怀中。”
谢石娓娓道来,张佑方恍然大悟,脸上不禁浮现出深深的愧疚之色。之所以愧疚,是因为自家老爹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在十多年前那场血腥政变中,帮大茂钦顶住了来自孤竹书院的压力。
“谢先生,我感觉不对啊。”陈子墨插话道:“既然佛道两家看不起渤海国这弹丸之地,可为何玉虚宗和白云宗的人会出现在龙原城?”
朱蒙呵呵笑道:“陈小子,你是不是傻。玉虚宗和白云宗来此,和道门一点关系都没有。给你个机会,好好想想其中缘由。”
谢石笑道:“陈小子涉世未深,对天下大事不了解也很正常。”
张有归支吾道:“玉虚宗和白云宗来渤海国,或许是因为背后的两大超级强国吧。”
谢石和朱蒙大笑道:“善!”
陈子墨问道:“二老表,给说道说道。”
“诸侯大战在即,各诸候都不可能独善其身,更不可能以一国之力对抗数国。所以,纵横家才横空出世,合纵连横。而当今之世,尤以秦楚两国最为强大。晋国衰落,跌出了一流诸侯国之列,沦为和齐国一样的二流强国。”
“无论是二流强国还是三流弱国,其实对天下大势的影响不大。人间的未来走势如何,主要还是看秦楚两国的角力结果。秦楚都是大国强国,要想战胜对手,仅凭一己之力还不够。还需要联合各自的盟国,以大势才能压胜。”
“所以,盟国的选择就显得尤其重要。只是为何都会选择渤海国,我就不是很清楚了。”张有归侃侃而谈道。
谢石点头笑道:“张有归,你不去孤竹书院读书,是张夫子的一大损失。”
张有归羞涩一笑,说道:“我再考虑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