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和契丹将士打的有来有往。
吴泽兴奋道:“升哥,咱们能赢,耗也耗死他们。”
刘升挡住砍过来的刀,心不在焉的说道:“但愿吧!”
战场上决定胜负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天降陨石。
但更多的是比拼双方将士的士气,军心,以及训练。
整个战场看似很乱,仔细观看下还是很能看出章法的。
契丹人,都是三五个结阵,能够最大程度的保护自己。
宋军虽然人数众多,但都各自为战,凭借一时愤勇,和身上的步人甲。
步人甲虽好却极费体力,照这个样子耗下去,宋军怕是会先坚持不住。
况且还有在外的契丹骑兵,他们若是突然回来那绝对是灭顶之灾,只能祈祷蔡攸能多顶一会。
此时南门的宋军也匆匆赶到。
刘升命令道:“分出两百人去找长矛,剩下的以伍为单位,砍死他们。”
有了这支生力军加入,契丹人明显有些坚持不住,各自的小队伍,慢慢聚集在一起。
各自为战的宋军,顿感压力大增。
双方围成一个圈子开始对峙,好在这时有了长矛的加入。
刘升道:“长矛兵上前,刀盾手保护,红旗落下捅。”
随着刘升一步一步的安排,契丹人的防御圈越来越小,直至最后一名契丹人死亡。
众人爆发出嘶吼般的欢喜,他们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契丹人,动不动就大军压境以武力压迫宋廷的契丹人。
自宋开国那二十多年大战,还从未有过如此斩获。
刘升此时也兴奋异常,不过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外出的那三千五百骑兵才是主力,只有打败他们,才能暂时安稳下来。
喝止住欢呼的众人,开始在契丹大营内,搜寻物资。
准确来说,是宋军丢弃的,契丹人虽没特意去捡,但十万大军的补给和维持十万大军补给的民夫所留下的物资,简直是不敢想象的。
契丹人随意捡了一些,也足以装备刘升这万把人,不过步人甲却不多,除却先前给的三千,刘升也只在大营中找到一千五百多副。
不过好在兵器不少,尤其是弩足够装备人手一支。
在刘升的命令下,契丹大营内的各类物资源源不断的被运往南门。
为接下来的大战准备着。
此时蔡攸,领着他那所谓的精锐老卒慢慢的朝着宋国边境走去。
看着士气皆无的士卒,和少了一大半的编制,蔡攸叹了口气道:“这回去该如何与官家交代,免不得要被问责。”
就是刚开国时与契丹的二十五年大战,宋对都没有过,如此高的战损。
想着要不要给他的父亲蔡京捎个信,先通个气,可似乎又想到什么,摇了摇头。
这时身后王禀似乎看出了蔡攸的忧愁。
策马缓缓上前道:“蔡相公可是担心回去被官家问责?”
蔡攸深深地叹了口气,点点头道:“没想到辽人战力如此之强,儿郎折损过半,却无半点斩获。官家必然要勃然大怒”。
王禀也跟着深深的叹了口气道:“此战非公之过,乃耿延禧不听相公劝告执意强攻,落得兵败身亡。”
“相公在耿延禧战败后力挽狂澜,收拢溃兵,抵抗去契丹人的进攻。
至于战损,此去京城千里有余,我等只需在各个城池之间挑选厢兵精锐补充,步伐稍微走的慢些,到达京城时起码也能凑足八万余人,至于甲兵。
可让老大人想想办法。如此在耿延禧不听号令兵败的情况下,相公仍然能带回八万军士,此乃大功也,官家必然龙颜大悦。”
蔡攸直呼“妙妙。”
王禀却略有些忧愁道:“就不知道那支残军能抵挡辽人多久,我们应该多留些甲兵,帮他们修好营寨。
就怕他们连辽人一个冲锋都抵挡不住,那契单人的骑兵很快就会追上了,若那时,万事皆休。”
蔡攸笑道:“无需担心,追出来的辽人就是想要些许战功,一万多颗脑袋,加上我等放弃的县城,足以让他官升三级,即使追上来,怕不是要感谢我了。”
说罢哈哈大笑,王禀跟着后面干笑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