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距离蒙古人撤军,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如果这时还看不出来蒙古人的真实意图,除非朝廷的军事指挥者是个傻子。
当然,能够看出来蒙古人的军事意图,并不代表着就一定能够做出有效的应对。
这对于朝廷的当权者,以及军事指挥者来说,有着巨大的考验。特别是皇帝的决断最为重要,只要能够一定决心,未必不能趁机给蒙古人一个出其不意。
毕竟蒙古人已经形成了思维惯性,在他们看来,朝廷军队在面对他们的时候,只知道被动防守。
至少在铁大统领看来,这个时候应该和冷锋,以及北方的义军沟通好,三方协作起来共同对蒙古人发动攻击。
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而且只有打回来的地盘和尊严,从来没有防守就能够将被占领的地盘收回来的。
可是在蒙古人撤军之后,朝廷的军队是在干什么呢!除了积极的整合军队之外,大鱼吞并小鱼之外,就没有一支军队在主动寻找蒙古人战斗。
当然,这也与之前和蒙古人交战时留下的阴影有关。
不过,在这种情况之下,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只要朝廷大军能够拧成一股绳,未必不能趁机将蒙古人赶出。
北方的局势此时已经被义军掌握了节奏,虽然他们所占领的地盘,还不足蒙古人的十分之一,但是在民间已经形成了一股浪潮。只要是义军所到的地方,民众们无一不是夹道欢迎。
而且少帅的军队纪律严明,相比于之前的金人和蒙古人来说,他们可以称得上的北方民众的救星。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再加上少帅的身份,更为他加持了一层身金。
蒙古人此时已经意识到了少帅的威胁,不过他们的主力军队都在南方,既要巩固在南方占领的地盘,又要给南方朝廷制造威胁,还要防备冷锋随时可能出兵偷袭。
所以少帅在北方的压力并不大,最大的问题反而是如何治理被他攻占下来的地盘。
不过朝堂大权被以杨宏泰为首的一干内阁大佬把持着,而且皇帝又在韬光养晦,就眼睁睁的错失了这个良机。
如果能够和少帅,以及冷锋这边合作对付蒙古人,那么这种就是一次很好的转机。
毕竟南方现在的局势已经对蒙古人不利,朝廷的军队几乎都汇集在京城周围。蒙古人就算以全部兵力猛攻,短时间之内都无法取得多大的战果。
至于冷锋这边的人数虽然不多,但是他们所掌握的那种武器,根本就没人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
别看冷锋现在不紧不慢的在向前推进,一旦他要提速起来,蒙古人根本就无法找到有效的应对方案。
可以说,这个时代由于有了冷锋的个意外出现的人物,已经影响到了时代的走向。
无论是冷锋率领的大军前进的快慢,对于蒙古人来说,都是悬在他们头上的一把利剑。当这把剑斩下来的时候,就是他们败北之际。
这也是国师为何让蒙古军队从南方朝廷京城附近撤军的真正的原因,他们现在占领再多的地盘都没有多大的意义。只要冷锋的军队一到,根本就守不住。
朝廷如果能够在这个时候,和其他两方合作,一同对蒙古人发动进攻,可能天下的局势就会再次发生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