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随着拓跋部士兵每日的严苛训练悄然流逝,揭过时间这本厚重的书,撕下一张又一张书页。
积雪开始融化,慢慢地露出黄黑色的地皮,雪水滋润着泥土,浸湿着去年的草楂。
被积雪覆盖了一个寒冬的草根也从沉睡中醒来,开始渐渐地、倔强有力地推去那些陈旧的草楂烂叶,奋力地生长起来。
拓跋部的部众,也像这原野上的青草,开始逐渐丰茂。
现在的拓跋部,有着四万多的部众,分为六千余户,相应的兵力也就达到了六千余人。
拓跋律麾下有三千余名新老混搭的轻骑,陶柏也不负众望地拉起了一支两千余骑的山越兵。
最东北角的山越部落算是让他嚯嚯了个遍,有些不光是被连哄带骗的把整个部落都迁了过来,甚至还将那一片的冬笋都刨完了,现在拓跋部的畜牧更是增加了鹿群。
这些山越部落刚到拓跋部,就被分户抽调了青壮。
拓跋部三天一小练,五天一大练的节奏让这些新兵苦不堪言。
不过好在,拓跋宏管饭。
经过了一个冬季的训练,老带新的队伍是磨合了不少,但相应的,粮食也快见底了。
训练耗费的是力气,剧烈运动比起静坐一天,消耗的粮食可是要多得多。
饶是以拓跋部积累下来的存粮,也快要撑不了多长时间了。
不过春天总算是来了,冬天训练说到底是没多少活干,在其他三个季节家家户户那都是要放牧的。
拓跋部的军队并不是完全脱产的军队,部落的粮食不足以支撑每日这么大的消耗。
除了拓跋宏的亲卫完全脱产,大部分的骑兵还是采用了募兵制,平时骑兵们就该放羊的放羊,该放牛的放牛,自己养活自己,部落一般不管饭。
只有平时训练消耗和战时征召作战,才会给予一些粮食。
而原先募兵的时候,牧民们是需要自己备上战马,备上弯刀牛角弓等武器,带上肉干、奶酪、马奶酒等干粮。
不过拓跋宏发现士兵们的武器良莠不齐,差别也大,从弯刀到牛角弓,那些钝了的,或是看起来老旧的,拓跋宏会给他们换上制式的武器。
但其他因制作材料不同,大小或是弧度不同,说实话,拓跋宏管不着。
他不会强求每个人都用制式的弯刀和弓箭,每个人的力量和感觉都是不同的,制式武器未必有牧民们世世代代传承的那些所谓“传家宝”更好。
一件趁手的兵器只要能跟随主人的感觉,带走敌人的生命,那就是极好的。
武器的千篇一律未必能释放出麾下骑兵全部的实力,只要阵容保持稳定,军队的进攻防守能够如臂挥指。短兵相接之时,草原人恰恰就是凭与生俱来的能力和嗜血的本性才能如此勇武。
大帐中。
拉克申和阿瑟像两座铁塔般,矗在拓跋宏两侧。
大帐周围是四百六十二名怯薛卫,新加入的部落还有待考量,于是目前就暂定了几个月前选拔的那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