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我特别爱卖弄,只要挖得了茅根,便喜欢到左邻右舍去找同学和好友们显摆,倒也被我误打误撞地治好了不少习惯性流鼻血的“顽疾”。
现在想想,茅根治疗体虚血热之症,其药效之强,对症之切,令人瞠目结舌,这一案例生动阐释了传统中医的药物生克理论,真无愧于神奇之名。
不过我小时候对茅根感兴趣的却是另一方面,看老爷子挖得多了,有时也耐不住手痒,想接过铲子试试身手。
每当此时,老爷子总会瞪起眼睛:“一边玩儿去,你认识茅根吗?要是挖错了,吃了是会中毒的。”
那一回我从老爷子口中得知,这茅根还有一位相貌类似,脾性却大不相同的同胞芦根,万一要是吃错了,这肠胃免不了大大受苦。而且这两位“兄弟”往往出入相随,一不小心便有李代桃僵之虞。
既然如此,我自然也失去了兴趣,干嘛和自家肚子过不去呢?但我偶然间发现,所谓的“芦根”与“茅根”,竟然是从同一株植物的根上掰下来的!除去了芦根,剩下的根须正是回家煮水的茅根!
这简直颠覆了我少时对世界的全部认知。其实还得怪我那时的眼界太低,知识范围的太窄,比如用途和毒性完全不同的乌头与附子,二者就属于同一种植物的不同根系。
本草纲目独白草中记载:乌头为毛茛科植物,母根叫“乌头”,为镇痉剂,治风湿神经痛。侧根子根入药,叫“附子”,有回阳、逐冷、祛风湿的作用,治大汗亡阳、四肢厥逆等症。
那一年,不知天高地厚的我,偷偷藏了一些被老爷子丢弃的芦根,拿回家和茅根相互比对,发现芦根除了挽节粗大一些,色泽更深一些,二者也没啥大的区别,它们毕竟同属于茅草的根系。
我又发挥神农尝百草的精神,小心嚼了几根儿,觉得和茅根味道也没什么不同,只是口感略微涩硬了些,也许是服用剂量太倒也没有因此拉过肚子,实属万幸。
“好你个大哥大啊!平时我让你尝药,你推三阻四找各种理由不吃。结果灰家让你吃什么你就吃什么,不让你吃的,你还去偷吃,枉我这几天还特地找那些口感好的中药给你尝。行啊,你不是想知道什么味道么?明天咱们就开始吃附子和乌头!”
“青青老师!小的知道错了,再说今天的作业我都吃完了。千万可别给我吃什么附子和乌头,那东西都有剧毒,不对症乱吃会药死人的!”
“就是啊,青青。看在六爷我的面子上,你饶过搭档他这一次吧。”
“灰小六!你还有脸来说情?你倒说说看,三姨娘当初传给你们灰家的方子,怎么就被你们精简成一味药了呢?还有,是谁让你们告诉大哥大他家里人把芦根扔掉的?芦根泡制以后明明药效更好!有你们这样浪费药材的么?你不用支支吾吾地装糊涂,我知道原因,还不是你们灰家嘴馋,吃东西只喜欢挑嫩的下嘴,所以只捡茅根吃了对不对?”
我去,原来茅根和芦根是这么档子事儿啊。
“那个,大哥大,你回来。今天学的药理掌握得怎么样了?”
“嗯挺好的,我说给你听听,看我掌握得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