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三年倒查”,就是我们在报纸上刊登的信息要负责任。至少三年之内,采访对象出了问题的话,负责采访的记者是有连带责任的。当然,这样看报道的真实性,是不是和所出的问题有没有关联。
比如,我如果采访了某位知名人士,在报道的时候对他的生平事迹不吝赞美之词。结果,没过两年,这位知名人士被逮捕了,发现他是个人面兽心的角色,那我就要为我当年的报道不实负责任。
这也也为什么经纪组不愿意做人物专访的原因。用孙凤霞的话说,现在的有钱人,有几个底子干净的?一旦出现点什么问题,为了那点采访费或者润笔费,有点得不偿失。
不过,霞姐也说了,在这一行同样讲究,富贵险中求。比如说,我们偶尔的去采访个什么这个经济论坛,那个经济学家的讲座什么的,多的时候能拿个三十五十的红包,少的时候,人家根本不在乎你,一分都不给。但独独这任务专访,要是给采访对象哄高兴了,三百五百的润笔费给。上千的时候虽然少之又少,但也不是没有。
经过霞姐的介绍,我算是对这份工作有了大致的了解。曾经我意气风发的认为,学校成绩好,就意味着就业成功。没想到霞姐的一番解释,哪怕只是职业惯例的冰山一角,已经让我震惊不已了。职场菜鸟的名头,我默默的收下了。
一转眼,到了2月末,再有3天,就是开学的日子了。而我,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除了霞姐大发慈悲带我出去跑了一次采访之外,基本上维持了一个“打酱油”的角色。
唯一单独外出的工作内容,就是跑到附近的几个菜市场,去打听一下蔬菜的价格,回来以后交给霞姐,等她整理完了,可能会出现在第二天报纸的《民生物价》里。
“小邱,你过来一下!”这天眼看要下班了,组长陈德成开完会回来,就招了招手,把我叫了过去。
“陈组长!”领导召唤,我自然得乖乖的跑过去立正。
“小邱,别这么正式,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咱们这个组,主打一个和谐。”陈德成的一番说教,几乎每个字我都能背下来了。话是这么说,但从他满足的表情上不难看出,他很享受别人尊重他的样子。
“我知道了,陈组长!”我依旧保持着让他心情愉悦的样子。
“唉,年轻人啊!”陈德成一脸享受的摇了摇头,继续说道。“小邱,下周一,也就是你们学校开学的日子。你和人事部的熊副部长,一起去江华大学,招聘3个实习生过来。”
“3个?”我明明记得马艳辉之前跟我说的是两个,听到这个数字,不由自主的惊讶了一下。
“原本是打算在你们学校招收两个的。这不,你通过招牌进来了吗。”陈德成端起那个富有年代感的大茶缸子,轻轻的喝了口水,继续说道。“刚刚开会的时候,大领导特意强调,要给你们学校一个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