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那个的声音,我顿时觉得有些熟悉,思索了一会儿,终于确定下来。
小时候叔叔和婶婶结婚的时候听到类似的声音,之所以印象深刻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是因为,那时的婚礼都是我们本土的古老婚礼,非常好看。不像现在西式婚礼穿一身白衣,搞得跟白事一样。
第二个是因为,那时结婚有很多好吃的,都是平日吃不到的东西。
不像现在,浪费是普遍现象。
就是因为这样我才对那一场婚礼记忆十分深刻。
心中有了计较,我就转身对鸡爷轻声说道:“鸡爷,是谁在这办婚礼?”
鸡爷说:“不知道,我们出去看看。”
我们和鸡爷走出木屋,来到屋外,便看到从一处木质大门外走进来一队人。
这对人分两排,都穿着大红的喜庆服装,男男女女,老的少的都有。
有人吹锣,有人吹唢呐,有人打鼓,有人敲镲。
这中间有一个大红花轿,八人抬着,缓慢的走着,走得极为平稳,一点晃动都没有。
在花桥的前方是四个童男童女。
和我记忆中相比,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比如,这送亲的队伍几十人,没有一个人脸上是露出笑容的,绝大部分人都是愁眉苦脸,其中有几人更是低声哭泣着。
比如,我们两人一鸟就站在送亲的队伍一旁不到三米的地方,但是这几十人愣是没有一个人转头看过我们一眼,似乎这些人压根看不到我们。
我低声的问鸡爷:“鸡爷,他们怎么好像不是很高兴?还有,他们怎么看不到我们?”
我的话刚落下,在一旁的树杈上落下一个人影,是王亦之。
难怪我出来之后,没看到王亦之,原来是跑到树杈上去了。
王亦之落到我的身边,替鸡爷回答我的问题,说道:“因为他们办的不是阳间的婚礼,是阴魂!”
阴婚……。
这词我多少听说过一些,具我浅薄的了解,只知道这阴魂,通俗的来讲就是给死人办的婚礼。
银汉明星回,填桥乌鹊肥;玉堂云气霭,秀阁画烛辉。燕舞雕梁曲,锦幕暗香飞;宜男花正好,兰畔照双衣。
这就是人们对于婚姻的祝福和期盼。
阴婚,又称冥婚。
阴婚在汉朝以前就有了,曾予禁止。《周礼》云:“禁迁葬与嫁殇者。”
但此风气,始终没有杜绝,甚至有的直接表现在统治者身上。
例如:曹操最喜爱的儿子曹冲十三岁就死了,曹操便下聘已死的甄小姐作为曹冲的妻子,把他(她)们合葬在一起。
宋代,阴婚最为盛行。
据康誉之《昨梦录》记载,凡未婚男、女死亡,其父母必托“鬼媒人”说亲,然后进行占卦,卜中得到允婚后,就各替鬼魂做冥衣,举行合婚祭,将男、女并骨合葬。
又有《元史·列女传》载:“子弟死而无妻者,或求亡女骨合葬之。”
再有《明史·列女传》亦载:杨□死而其未婚妻殉;刘伯春卒,而其聘女亦如之,后皆迎柩合葬。
总之例子非常多。
……
书归正传。
在知道这是一场阴婚之后,我的脑海中就冒出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