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孙子·虚实篇》
在北半球,因为地磁偏转力对河流的影响,河水总是会冲刷右岸。表现在皮尼奥斯河,就是南岸的坡度更陡,而北岸的滩涂更平。
谁也说不清眼前这奔腾的河水有多快。
总之是非常快,总之是腓力留在北岸的七千人发现他们即将遭受灭顶之灾的一刻,时间已经不够他们到达南岸,甚至不够他们逃跑。
汹涌而至的水流将北岸广阔滩涂上密密麻麻的人一扫而空,河水的咆哮中甚至听不到人的哭叫和马匹的嘶鸣。
可以想见,在之前他们经过的那个隘口处,欧申诺斯之子皮尼乌斯的力量将把这些落水者撕成粉碎。
而之前贯穿马其顿人队列的那一千轻骑兵,在稍微下游的地方,在洪水到达前险之又险的通过了皮尼奥斯河。
对面的色萨利人似乎是看到了红旗上岸,隐隐约约传来一阵欢呼声。
此刻腓力英武的面庞已经扭曲得可怕。
现在他面临的是瞬间失去七千人的士气打击,和被敌人前后夹击的风险。
…………
…………
虽然已经被风雪打的眼睛都睁不开,但此时皮洛士只感到无尽的放松和畅快!
一直以来,他在色萨利最大的困境就是兵力不足。
不但补给能力上受限,合格的战士也不是几天之内就能练成。
而他的敌人最多的就是兵。
就像原本认为腓力只有一万人,可是人家在一夜之间就不知道从哪里动员了好几千出来——不是皮洛士那种拿民夫凑数的假兵力,而是货真价实有战斗经验的步兵。
如果没有想到这个以水代兵的计策,如果这道计策不能顺利发动,今天皮洛士就只能带着主力灰溜溜的撤走,执行换家方案。
为了实现这个不可思议的奇策,皮洛士在几日前就动员了数万民夫,在皮奥尼斯河的上游修筑大坝。
在此时的希腊,这样的工程不能说是史无前例,但在野战中应用尚是首例。
而且皮洛士身边的人都没有这样的经验。
能承担这个任务的人,必须有一定的学术基础,通晓水文地理,熟知营造有指挥经验。皮洛士当下这里能满足这些条件的就只有狄西阿库斯和斯特拉顿这两个学者,以及航海家皮提阿斯。
斯特拉顿还要协助防守翁奇斯塔斯大营,所以重担就落在狄西阿库斯和皮提阿斯身上。
两人昼夜不停,勘测上下游的地理形势,同时还要指挥工匠打造能使大坝随时崩塌的机关。
现在连日来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阿明斯塔!发信号!准备作战!”
低沉的号角再次响起。
河水已经不在上涨,独立军停下爬坡的脚步,开始恢复阵形。
五个长方形方阵,每个方阵内有十个百人队,其中大部分是混编重步兵,还有少部分远程和近战的轻步兵,他们暂时留在方阵中协助加厚方阵的厚度。
第一排是手持短刺枪和大盾的重装步兵,之后是两排带着轻盾的长枪兵,再之后是两排有少量双手举着萨里沙长矛的长矛兵和大部分轻步兵,加起来一共五列厚度。
一排一千人,加上方阵间的四个空隙,在稍微倾斜的地形上排出大概十个斯塔德的宽度。
而对面的马其顿人此时也停了下来,他们只列了三个大方阵,宽度只比这边略宽。
分散在阵前的游骑逐渐把看到的对面的情报送过来。
靠河一边是大概两千多人的马其顿长矛方阵,厚度左右不一,从左侧的4人厚度到河边的5到6列厚度;中间是大概两千人略少的长矛方阵,厚度大概有4或5列;靠山一边是希腊重步兵方阵,队形最紧密,大概十几列。
这样算下来,两个马其顿长矛方阵将各自面对两个色萨利方阵,而希腊重步兵方阵则单独面对一个色萨利方阵。
马其顿人显然是准备在他们左右两翼同时使用斜线战术,马其顿长矛方阵攻击力要强一些,而希腊重步兵的超厚方阵不但推挤上极其有力,而且随时可以发起包抄。
骑兵方面双方的三千骑兵暂时都在步兵阵后,此外他还有渡河过来的一千骑兵由希皮阿斯和迈提拉斯带领,此刻正在马其顿人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