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李珊默默地打开了手机豆瓣APP搜索着“盲山”,我的天有1000多条的影评,有多条的短评,看来这个电影质量挺高啊!
李珊默默地看着这些影评,就单单是看影评就将整个人的心情影响地极度压抑,经过这几天李珊通过多方渠道去搜集拐卖妇女相关的新闻报道以及网友的评论,发现解救被拐卖的妇女的难度极高。
因为解救被拐卖妇女行动的难不仅体现在被拐妇女的数量之多、还体现在发生收买被拐来妇女地点的复杂性,一般发生拐卖、收买的行为是在经济落后地区,而落后地区的村民不仅对暴行熟视无睹,还会积极参与其中阻断被拐妇女的逃跑之路,利益链条特别复杂,有的村子还会形成一个联合体自觉地承担起看管被拐妇女的重任,这就使得解救行为如大海捞针、难度系数也呈指数级的上涨。即使经过千难万险解救成功了被拐的女性,这些女性在返回家中后也会因为病态的社会观念而饱受歧视,周围的人们会认为这个女性是不洁和不幸的,然而不洁总是排在前列,像无形的巨大标签,压抑着刚刚获救的女性,同时这些评价对于女性来说还意味着难以获得一个正向发展的机会,无论是在就业层面还是在婚嫁领域,这无疑又对这些女性造成了二次的伤害。
通过翻阅这一篇篇的影评,李珊的脑海中已然勾勒出了电影《盲山》中所刻画的白雪梅的被拐命运:
女大学生白雪梅在大学毕业后因没有找到工作感到愧对父母且无脸和父母说出实情,恰好此时遇到了装扮成医药采购公司员工的人贩子,他们答应招聘白雪梅入职并称现在要去偏僻山村采购中药,白雪梅欣然同意。可白雪梅一杯水喝下肚后就昏睡了过去。醒来后只见身边已经没有了医药公司的同事,同时发现自己身上的钱包和身份证也都不见了,最后惊恐地发现自己被拐卖了,而眼前这个40多岁的老男人就是买自己的人。在白雪梅被用七千块的价格买下后,她就从一个独立的个体变成了交易的物品,这个斥巨资买自己的老男人在老父老母的呵斥和帮助下强奸了白雪梅。而同样作为女人的这个老母亲只会对白雪梅说:“事情已经这样了,女人家嫁谁不是嫁,你给我儿子做媳妇,不会亏待你的……”后来白雪梅想尽了她能想到的办法,譬如求助于那道貌岸然的小叔子、求助于村委会主任、求助于邮递员……但终归无果,最后白雪梅发现能救自己的只有自己。于是在白雪梅锲而不舍的努力和坚持下,白雪梅曾获得了两次翻越大山逃到公路上的机会,第一次是在通往外界的唯一一条公路上但她却因为三块钱的车费而遭到司机的拒载,让她被“丈夫”抓了回去;她自此明白逃出去需要钱,于是用自己的身体跟小卖部老板讨价还价,最终以四十块成交,她揣着这钱终于买了二十块的车票乘上了长途汽车,眼见着就要脱离黑暗,却看见“丈夫”一行人站在车门外,她泣不成声地恳求司机千万别开车门,然而司机、卖票员以及全车的乘客,就这么眼睁睁地视而不见,不闻不问,并且心安理得地看着白雪梅被他的“丈夫”带走。影片的最后,白雪梅最终是在一个小学生的帮助下才与外界取得了联系,得到了警察的解救,她终于带着一场噩梦般的经历和父亲一起离开那座沉默无言的苍山。
但这是被影片化了的白雪梅的被拐经历,仅从影评中来分析,就足以发现被拐妇女的处境之艰难,但是李珊想既然这个片子能顺利上映那么就一定是进行了美化处理的,可能影片中的白雪梅的原型在这场获救之旅中还遭受了更多残无人睹的伤害,就像现在摆在李珊面前的这位“疯”母亲,她又是经历了什么样的折磨才使得她最后精神失常?这是该多么的无助与悲凉!
李珊此时手机里传来了陆舜曦的微信消息称“他换电脑了,看看哪天翻一翻旧电脑,看看里面是否能有资源,如果找到了会记得分享给李珊的。”
李珊回复了“找不到也没关系,我看了影评,这个片子当时应该挺火的,影评写的很细致和全面。”
“我先找找,你也不要看太多影评,这个片子的情感基调就是很悲凉,容易影响你晚上的睡眠质量。”李珊看到陆舜曦发过来的这句话,不禁想到“这个陆医生之前谈的女朋友一定是时时处处都需要他照顾的类型。”
由于李珊没有将自己心中的想法发给陆舜曦,所以陆舜曦当然不知道李珊的吐槽了,要不然陆舜曦一定会为自己极力地辩白!
李珊躺在床上不禁想着,《盲山》影片中的白雪梅好像到最后也没有生子,所以白雪梅可以坚持不懈的寻求逃跑的可能,能够在自己的父亲带着警察来解救自己的时候选择毅然决然的离开,但是如果在白雪梅有了孩子的牵扯后,她又是否还会做出相同的选择呢?李珊不得而知,转而李珊想到那个疯了的母亲,她已经生了六个孩子,如果在她清醒的时候她会想要离开吗?还是会选择认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