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年间(公元1662年到1722年),抚州府崇仁县有一户人家准备娶亲了。
这一户人家颇为有钱,是当地有名的富豪,家主姓贾,人称贾老爷。贾老爷今年四十岁,儿子叫贾有名,已经快二十岁了。
古代结婚普遍都早,女子十四五岁,男子十六七岁,就可以结婚了。为什么贾有名家很有钱,却二十岁才结婚呢?其实,贾老爷一直在为儿子忙活婚事,他挑了又挑,看了又看,这才选中王家的姑娘。
王家的姑娘叫王翠芳,很漂亮,才十六岁。
贾老爷之所以会选中王翠芳作为儿媳妇,一来是因为,王翠芳年轻漂亮;二来是因为,王翠芳家也很有钱。古代讲究门当户对,两家条件要差不多,这样的婚姻才是最好的(当然也没这么绝对)。
到了亲迎的日子,新娘子会坐着轿子,赶到男方家,时间是傍晚,古人婚礼都是傍晚到晚上举行。
按理说,到了亲迎日,贾有名应该去迎娶王翠芳的时候。不过,规矩也是灵活的,男方也可以不亲自去,派结亲队伍去,接了新娘子就回来也可以。那天,天上下起了雪,贾有名没去,就派人去接王翠芳。
接了王翠芳后,雪越下越大,天色又快黑了,那些轿夫、礼仪队的人一看,纷纷到路上的一个亭子里躲着雪。
大家知道,亭子很小,迎亲的人有很多,所以大家把轿子放到了亭子外面,轿子外面有一层油布,虽然会积雪,大家也不担心新娘子在里面会被雪水淋到头上。
到了亭子里一看,发现里面已经有人了,原来这伙人也是去接新娘子的。
这一队迎亲队伍,男方姓谢,是个书生,家里没钱;他所娶的妻子,是吴家的女儿,叫吴氏,也是穷人。这么看来,两家人也算是门当户对。
雪越下越大,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轿夫等人停了下来,再加上亭子里四面八方都是冷风吹来,大家顿时觉得很冷。
于是,众人捡了一些干柴,放在亭子里点着后烤火取暖。同行的人中,有几个酒鬼,怀里一直揣着酒,这时候也拿出来,让大家一起喝,毕竟喝酒可以取暖。
又过了一会儿,雪还是没停。雪不停,大家也不能一直在这里待着,众人商量后,决定还是得出发。
于是,在这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喝了酒的一行人,各自找好位置,然后抬着轿子,继续出发了。几个自认为识路的人,走在前头。因为雪大天黑,大家也不用再吹吹打打了,能走得稳当一些就好。
没有人发现,他们抬错了花轿。花轿里的人不知道,花轿外的人也不知道。
到了男方家里,自然就是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对拜这些,然后就是送入洞房。新娘子全程顶着红盖头,直到丈夫在外面陪酒后,进入洞房,掀起她的红盖头,两人才能开始洞房花烛夜的生活。
王翠芳在卧室中,顺着红盖头下面,看着自己的陪嫁嫁妆,一脸茫然。她家很有钱,陪嫁的嫁妆也都是贵重物品。可是,现在她看到的这些梳妆台、柜子等东西,都很廉价,也很脆弱,仿佛一口气就能吹倒。
王翠芳想不明白,她怀疑是夫家把他的紫檀镜台拿去卖了,但不确定,她要问个明白。
终于,丈夫来了,王翠芳就问他:“我的紫檀镜台在哪里?让丫鬟抬过来吧,我要用,待会儿要卸妆呢!”说这句话的时候,她还特意强调了“紫檀”二字,加重了语调。
丈夫听了后有些懵,说:“娘子,你家没有送紫檀镜台来啊,这叫我上哪去给你找呢?”
王翠芳生气,说:“贾郎,不要骗我。”
丈夫也笑了,说:“我可不是假郎,我是真郎啊!”
王翠芳没好气地说:“你姓贾,所以我叫你贾郎,没说你是假的!”
丈夫听了,有些吃惊,说:“我姓谢,不姓贾啊!”
王翠芳听到后,更是震惊,越想越怕,忍不住喊到“谁把我给卖了啊?你们……你们都是贼啊,强买良家女子!”。说着,她就忍不住哭了起来。
丈夫完全懵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父母听到后,还以为屋里发生了什么事,都急忙过来,问什么情况。王翠芳什么也不说,只是哭个不停。
谢母生气了,说:“我们是读书人家,怎么会做贼呢?是不是你父母嫌弃我们家穷,故意让你这么闹,想要赖婚不成?告诉你,我们虽然穷,可是我们做人堂堂正正,由不得如此乱骂,更不会怕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