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贾雨村因下定决心,也因为被甄士隐道破身份,连夜进京。
而甄士隐回去一想,不妥不妥,修书两封,却得知贾雨村已经连夜进京了。
这种伏笔接下来,就会出问题吧。
比如,女儿甄英莲在元宵佳节丢了。
纰漏是家人霍起么。抱英莲去看花灯,却没有回来,跑了。
这等事情!
霍起,谐音祸起,祸起萧墙,也就是兄弟之间闹了出来,还是别的意思呢。
比如说,和甄家差不多的秦家发落,抄家了。
拖儿带女,哭爹喊娘的。官兵押送着,绣户侯门女也当街卖了!
参看红楼梦电视剧。
推断甄家获悉,或者远远看见了,一时间上下举报成风,将功折罪。
眼见着百年望族,就要树倒猢狲散了。
甄士隐夫妻无法,年过半百,只有这一个女儿。哭天喊地,闹得人尽皆知:
他们的孩子丢了。
这是举旗的信号么。就是告诉贾雨村,甄家干了!
缩头也是一刀么!
不想接下来三月十五,葫芦庙炸供。
和尚不小心,致使油锅火溢,便烧着窗纸。
此方人家多用竹篱木壁,所以,将一条街烧得火焰山一般。前面还说这里最是富贵风流地。
怎么可能都是竹子木头屋?
推断,有人纵火,还往石头上,火上浇油呢。
而甄家就在葫芦庙隔壁!
这把火,烧得全城瞩目。甄家罢官,抄家,甄士隐夫妻和近枝族人幸免。
或者说,失了御赐的宅子,和就像是江南织造的特权。但法外开恩,命,或者祖宗根基还在。
一时间,京都风声鹤唳,又议论纷纷的!
只是前面祸起萧墙。丢孩子的时候,出了问题,风声传了出来。
就像是甄家原是个女儿吧,钦犯甄宝玉也不见了,云云。
这件事情,京都里也有不同的说法。
不然,曹公哪里知道的?
写文确实严谨。
甄家谢了恩,去田庄安家。也就是,朝廷还是给了体面。
是上的告老还乡的折子么。回了原籍地,姑苏。
根据贾府,贾赦贾政的爹贾代善临终,跟皇帝哭穷,也能替次子贾政要个官的。推断,甄家就是被朝廷疑心纵火的嫌犯。
这到底是要罪上加罪,罪加一等,还是情有可原呢。
你看,这满城风雨的。想拖吧,也没地方凉快待着了。
原就是让它自省,葫芦庙旁待着!
庙都烧没了。唉,大内侍卫里出了个甄宝玉。
宫里他熟悉啊,过目不忘还画了地图,都要自查自纠了。
也就多了大内密探,日后的怡红公子。便是这把大火烧得大内侍卫自查自纠里出来的。
而此等高智商,虽然待罪,天子近臣紫薇舍人要了他去。
也就不奇怪了!
人才啊。但待罪之身,不得见光啊,大内侍卫还能要他?
紫薇舍人说,我要!
我这里都是不得见外人的,送到我跟前,谁还指望他青史留名啊。
你见过吗。虽然这里头据后世推断,出了造纸的蔡伦,曹操家的那位,下西洋的郑和等等手眼通天的人物。
但天子近臣的身份,历史讳谈他们其实原是出身贵族吧。
不见得是宦官,但做宦官的首领,也就是个阉奴……所以,公公里也不是都是。他们也有这种待罪之身的贵族。
进宫不净身的。比如,跟秦始皇的亲娘好的那位,也就是这里面的一号人物。
还有孩子了。历史讳谈,家族除名了。
但推断古代医学,所以,他们进宫不净身。关于这里,参看贵族家的贾蔷贾蓉,王熙凤毒设相思局,简直是在看贾瑞的笑话!
这两个是太监么?
所以,这种贵族出身,就是宝玉这样吧。自小见得多了,风月啊,用美人计对付他们!
自己反倒被人敲诈勒索!这里是搞笑啊。
也就是,自取其辱!曹公这么写,暗示这是贵族公子的一种教育?自小就经历,所以,逢场作戏多。
能看懂的,自然能看懂。换言之,也就没有宝黛初见,一见如故!
有仇的可能性很大。
所以,贵族做厂公,主要是名声。
以贾家的为例,贾蓉他们宁可等,没准要人的,东厂西厂说了,要贵族人家的。但就是个学生!
因为这种属于一人下贱,一家子都可以骂的!到了曹操,都被骂,子孙越争气,越翻出来骂!
所以,家族除名!也不见得保险!
后世不出皇帝吧。
不到万不得已。贵族啊,比天家差那么多!
那还是贵族?
所以,甄士隐也是山穷水尽了吧。甄宝玉就成了林黛玉!
这是展开说一下。推断甄宝玉是紫薇舍人,但不是那一种。
少啊。死了,不划算!
与此同时,甄家完了。京都里满城风雨,谁这么缺德!
小孩子都不放过。
要把甄家赶尽杀绝。
结果,换来朝廷宽大处理。
补充说明一下,正常情况下,这么大的孩子,抄家都可以不在里面的!
和贾府,是差不多的意思吧。就是闹到皇上跟前,一些事情,最终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宽大为怀了!
或者,也是百姓眼里白捡的,好处。
只是全部削官为民,永不叙用,据说还是自己上的折子。
与皇上两两相望,无处话凄凉。
折子批复很快。甄家叩谢天恩,即刻启程。
甄士隐当朝就脱了官袍。就像贾政,都说他爷爷最是心疼他,他爹临终白捡了一个官。
贾政么。暗伏,不是科举出身的贾政,对儿子贾珠读书,那叫一个严苛!
有时,喝醉了的贾政,也和自家兄弟说掏心窝子的话。那时年轻,没经历过事情,不知道遇到这等事情原是要婉拒!
臣惶恐……臣要考科举,三元及第。
这才是这等人家,该有的气魄。靠爹靠爷靠祖宗,都不算好汉。贾代善老爷子原还和先帝叙旧了,闻言呛到了,一口气上不来。
贾政也慌了神,跪了下去。年过半百的他自说自话,不知怎的,就应下了。
唉。
回到原文,甄家叩谢天恩,告老还乡,回了原籍地,姑苏。
虽说名义上是告老还乡,但看那一路军民护送的阵仗,不知道的,还以为朝廷多有赏赐。
知道的自然不会说,甄家闹得满城风雨。元宵佳节原就走了水,说是庙里炸供,风助火势。
半城都是火光,都宵禁了。
上一次,还是什么时候。宫里的太后娘娘都病了。
这一走,无召,怕是回不了京都了。京都里看热闹的人摇头,只看这阵仗,全部遣返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