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 土营(1 / 2)明日边缘之伐清首页

据说:这个土炮可厉害了,能在五十米内把鬼子打成筛子,还能轰塌土筑寨墙。

当然,经过实际测试,窦英觉得把有效射程定在三四十米比较靠谱。因为口径大,所装的铁砂子、小石子能以很大的扇面激射而出,喷得敌人满身是伤。

最关键的是这东西太容易造了,就是木头和几圈铁箍而已。再山寨一些,直接将松树锯成米把长,沿一头挖空大半截,打上铁箍,钻个放捻子的小洞。嘿,一架大“喷子”就做好了。

正因为容易制造,也不需要太多的人手,一天造个百八十尊,甚至更多也不成问题。

要是弄架板车,上面做个架子,固定个五六尊,前面再加个护盾啥的。一号喷完二号喷,二号喷完三号喷……不就成了“自走火炮”?

要是在狭窄的街道,这大喷子的威力更大,喷出一条血路应该没问题吧?

先不求质量,咱用数量淹死你。

窦英在作坊里视察指导一番,骑马回营时,想到高兴处,还不时地嘿嘿坏笑。

军营内,操场上站立着两三千人,四人一组,正在随着军官的口令,进行着填装火枪、准备射击的训练。

从全军搜集了五百来支鸟铳,窦英便开始按照自己的设想,抽调部队中的士兵进行火枪的高强度训练。

窦英并不奢望很快就将火枪用于野战,但在防御战中,借助于工事,火枪的效能还是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借鉴于铃木重秀的钓瓶击,窦英现在暂时是用四名士兵编组,共同使用一杆火枪。

说白了,也就是分工协作,有专门负责瞄准射击的,有负责装入火药的,有负责装弹丸的,还有负责从后面调整火绳的位置,确保击发成功的。

当时的火绳枪,由一个人操作的话,大概是每分钟打一发;如果是“三段击”的话,每组的射击时间为半分钟。而这种四人配合组击的话,最快的能在二十秒以下!

而提速的一个小关键,还是窦英采用了小竹管的定装药。等到条件成熟,窦英还准备采用纸壳定装,火药和弹丸能一起装填,速度还能提高。

当然,也不绝对就是四个人一杆枪,可以两杆、三杆;或者五个人多杆枪,这样射击的连贯性更好,速度更快。

窦英站在高台上,观察着士兵的训练。其实只是单调而重复的动作,并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但窦英看的是配合,看的是与前两天相比是否有进步。

按照后世的科学理论,人体的肌肉也是具有记忆效应的。同一种动作重复多次之后,肌肉就会形成条件反射。

当然,人体肌肉获得记忆的速度十分缓慢,但一旦获得,其遗忘的速度也会十分缓慢。

说白了,窦英即便不知道什么科学理论,也懂得熟能生巧的道理。

无数次的练习之后,熟练度提高,动作自然会快速而准确。到最后几乎就是不假思索,很自然的条件反射。

而这也是火枪的优势,对士兵的强壮程度需求不高,训练时间短,操作时所消耗的力气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