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节 猫耳山下(1 / 2)临高启明首页

严茂达站在猫耳山的山顶。这座山有400米高,山势陡峭,怪石嶙峋,很难攀登。严茂达之所以要爬上来,为得是能居高临下的看一看这一带的地势。

猫耳山是鸿基海边的一座标志性小山。据说有个“真祖皇帝”在这里赋过“诗”,后来就有一群所谓“名士”、“英雄”、“豪杰”之类的在这里赋“诗”,所以本地又美曰其名叫它“诗”山。这座山在旧时空50年代还和越南有关,据某些“回忆录”所提,在法国统治越南的期间,山顶上有一根旗杆。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期,每年的“五一”和“九二”,都有越共分子爬上山去,在山顶的旗杆上挂上“国旗”。

“这里不用挂国旗,可以搞个灯塔。指示船只靠港。”严茂达对身边的秘书说。他俯瞰着大地和海洋。猫儿山是一座石头山,一般突入在亚龙湾里。海岸线上到处是丘陵和小山,只有在这猫儿山的脚下沿着海边有一条公里长的长条形的狭状平地。旧时空的鸿基市就在这里。而鸿基市又是在法国人设立的鸿基煤矿公司的基础上逐步建设起来的。

“那条是什么河?”严茂达指着一条在几公里之外的入海的宽阔的大江问道。

“这是北塘江。”贝凯说,“又叫白藤江。据说元军就是在这个入海口被陈兴道击败的。”他因为学习越南语,对越南历史也了解了不少。

“喔,原来还是古战场。看来武装商战也有很大的风险。”严茂达望着滚滚的江水,江面宽阔,到处点缀着沙洲。这会正在涨潮,海潮上涨处是黄色的水,江流是青绿色的水,在江中心明白的分出界限,很是壮观。

“商战设在哪里比较好?”严茂达问。贝凯作为勘探队的一员专门带队到这里来勘探过,对周边的地理环境很熟悉。

“最合适的地点当然就是在山脚下,旧时空的鸿基市了。”贝凯说指点着,“这里有平坦的土地,可以修建房屋和堆场。建港条件也好。还可以就近引北塘江水用来洗煤和提供生活用。”

“防御呢?”严茂达很关心这点。

“既然是商战,防御工事的规模得适度。免得树大招风。再说真的搞得太大太坚固,不但要铺很大的摊子,而且还需要更多的兵员。”贝凯压了下头上的帽子,“尽量用和平手段吧。现在执委会的意思是不想在这里大打出手吧。”

严茂达点点头:“的确是。

山下,镇南号的海兵和水手已经动手在岸上修筑临时性的土围子,外面环绕着栽满标准竹签的壕沟、用预制件搭建起来的哨塔正在紧锣密鼓的施工。

土围子中间的空地上,是一座预制件搭建起来的木房子。这里就是贝凯的住处兼办公场所。担任保卫工作的海兵住在另外一侧的木结构营房内。

贝凯想着自己要在这土围子里办公主持开发实在有点心惊胆战除了30个海兵和12磅山地榴弹炮之外,他最可靠的东西就是一部电台,由他的女仆负责操作。一想到自己就要孤零零的待在荒凉的海岸线上,这种恐惧感难以言表。但是眼下没法下软蛋这种独当一面的机会溜走了,以后再想混上方面大员就难了。

“你先暂时克服克服。”严茂达大约也觉得这设施实在有点简陋要真个一万越南大军贝凯非交待在这里不可。“我回去马上安排船只运送建筑材料、工人和守备部队给你过来。”

贝凯硬着头皮充英雄:“没事,有30个海兵1门炮,抵挡本地土匪海盗足够了。北黎朝不会吃饱了没事发动大军来对付我们的。”

“用不着三四天就把扩建基地的物资给你送来从临高过来海路很近!”严茂达竭力使他放心,“我一回到临高就让镇南号回来,以后就一直归你使用。张大疤拉这人对越南情况很熟悉,会是个得力助手。”

“这太好了。”贝凯喜出望外,有镇南号还有张大疤拉在这里就让人放心多了至不济还能上船逃命,嘴上说:“张大疤拉对这里海路陆路都熟悉,很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