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是,陛下觉得朱熹的释义并没有完全阐释孔孟思想的博大精深,或者说,陛下觉得应该在朱熹的释义上,更进一步的阐释孔孟思想。
也就是,陛下想要有人能够继承并发展对儒学经典的释义工作,但现在陛下把自己单独留下,并把这本批注的《论语》给自己看。
那意思就是,这个工作,要交给我做,读懂陛下这层意思的内阁大臣,差点没一口气上来,在御下硬生生憋红了脸。
好家伙,我的陛下啊,那可是朱熹啊,儒学大家中的大家,我对儒家经典的研究水平,还远远达不到朱熹的水平。
我就是达到了科举的水平,靠些文字的艺术,我能够高升,更多的还是处理政务的能力和揣摩上意,和做学问没那么大关系呀!
内阁大臣感觉自己不太敢想下去了,突然觉得,这还不如陛下把自己训斥一顿呢,而不是让自己做自己不擅长的事,自己绝对会搞砸的。
必须请求陛下收回成命,不对,还不是成命,陛下只是暗示自己,还没有口谕,有机会。
朱元璋知道内阁大臣不擅长做学问吗?当然知道,之所以交给内阁大臣这个任务,就是因为内阁大臣对人心的把控。
这和做学问没关系,水平差不多就行,这个新的释义,不是给那些潜心钻研学问的人看的,是给那些百姓们,还有科考的学子们看的。
先扭转他们的思想,至于大明朝堂内的,大航海带来的利益会让他们昧着自己的良心,选择支持新的释义。
利益会大于一切的,永远不要高估人性的阴暗面。
将批注过的《论语》递给内阁大臣的亲信,并没有直接离开,因为亲信知道,现在的陛下缺一个能给大臣提示的人。
而那个人,一定会是自己,不然陛下不会在自己在身边伺候的时候,一边批注《论语》,一边好像看书沉迷进去后的喃喃自语。
那些话,是说给自己听的,陛下觉得现在儒学经典的释义有些过于软弱了,要是强硬一些该多好。
亲信在脑海中回忆着做批注时的朱元璋,曾在自己在身边候命的时候,自语过的那些话。
亲信稍微看了看朱元璋,发现朱元璋正在闭目养神,那么,陛下的意思就明确了。
亲信稍微俯了下身子,轻声提示道:“阁老,陛下心意已决,您请回吧,早日上书为妙。”
内阁大臣叹了口气,没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