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章 国丈的骚操作(1 / 2)大明:黄袍加身,你们可害苦了朕首页

嘉定伯府,就像是被点着了似的,忽然热闹起来。

得知皇帝圣旨来了,府内所有人都往前厅跑。

当周鉴来时,但见府门大敞,正厅前已摆上了一条香案。

伯府众人,就连厨子都来了,如同祭祖一样,整整齐齐的跪好。

国丈周奎风风火火的跑来,未来得及换上朝服。

传旨太监眉头不由一皱。

开正门、摆香案,换官服,正襟双腿下跪,这是迎接圣旨的基本流程。

嘉定伯居然如此粗心大意,老糊涂了不成?

考虑到周奎年龄大了,皇帝又着急要银子,不能把关系搞僵。

传旨太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权当没看到,缓缓展开圣旨,拖着高音宣读封赏旨意。

“咱家恭喜老国丈荣升嘉定侯!”

宣读完圣旨后,传旨太监冲着周奎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双手将圣旨奉上。

“我封侯了!”

周奎望着圣旨,两眼放光:“嘿嘿,嘉定侯!”

周鉴点头道:“嗯,夹腚猴!”

“老国丈。”传旨太监笑眯眯的将周奎拉到一边,耳语了几句。

周奎一听,脸上的肥肉一颤,惊道:“陛下要我助饷两万两银子?”

传旨太监恭敬地道:“老国丈,这是陛下的旨意,为了千千万万的前线将士,陛下希望您能够带头助饷,以示全国的士绅们。”

周奎一脸不情愿,忙道:“我周奎是穷苦出身,小家小户的,哪有那么多钱财?”

太监听了,眉头微皱,心中暗骂周奎吝啬。

谁不知道你嘉定侯富可敌国?

但他仍保持着微笑,劝道:“老国丈,您带头捐两万,陛下是不会亏待您的。”

周奎叫道:“可我真没那么多银子啊!”

两万两银子,这跟杀了他有什么区别?

见他一毛不拔,太监有些不耐烦了:“老国丈,朝廷有难,陛下特意升你为嘉定侯,就是希望你能做出表率!切勿辜负了圣恩!”

周鉴也劝道:“两万两银子买个侯爵,怎么算也不亏,你都赚麻了还不知足?”

在大明,爵位乃超品,金贵的很。

若非皇亲国戚,文臣武将想要封爵,难如登天。

纵观整个大明朝,除了开国初期、靖难之变、夺门复辟三个时期大规模赐封爵位,其余时间完全凭军功封爵的文臣武将,仅寥寥数人。

开国之初,一群武将是帮朱元璋夺天下,争皇位。

靖难之变,是帮燕王朱棣抢皇位。

夺门之变,则是帮英宗朱祁镇抢皇位。

大明战神兵败土木堡丢了皇位,战神回归后发动政变夺了兄弟皇位,事后论功少不了封几个爵位。

自古以来,从龙之功极为难得。

参与者不仅要有实力,还得有运气,搞不好弄个全家抄斩,风险极大。

越是高风险,收益越大,成功后往往伯爵起步,世袭罔替。

没有如此机遇,纯靠战功封爵?

戚继光打了那么多胜仗,都没能混个爵位。

除了从龙之功,剪除叛乱也是封爵的重要加分项,几个因功封爵的臣子,基本都有过此功劳。

周鉴好基友王业泰的曾祖王阳明,便是其中之一。

他当年靠着平定宁王叛乱受封新建伯,世袭罔替。

别说两万两银子买个侯爵,就是二十万两银子买个伯爵,也是大把的人来排队!

不夸张的说,能从南京排到北京!

显然,崇祯皇帝对老丈人十分厚道。

然而,周奎仍是一副铁公鸡的样子,无论如何劝说,就是不肯出资助饷。

传旨太监也是个牛人,要不到钱,干脆不走了。

他一屁股坐在前厅梨花椅上,大腿翘二腿,开始吃喝。

无赖对无赖,针尖对麦芒,棋逢对手。

周鉴一看乐了,上前问道:“敢问公公高姓大名?”

“咱家司礼监徐高,国舅爷有何见教?”

徐太监情绪不佳,不冷不热的回了一句。

“徐公公有个性,我喜欢!”

“咱家是太监,国舅爷可不能乱说!”徐太监缩了缩身子,下意识的护住前胸。

“......”

周鉴啥都没做,就这么看着他们在耍流氓。

周奎的吝啬程度,远超他的想象。

皇帝都开口要了,他居然还不给!

要是李自成来了,你还能这般嘴硬就好了......

“这阉货......”

望着大大咧咧不当外人的徐太监,周奎内心骂了一句。

这家伙是宫里来的,打也不是,骂也不成。

但让太监住在家里,这像什么话?

“老夫的银子是辛辛苦苦赚来的,不是大风刮来的,老夫还指着这些银子安享晚年呢,岂能捐出去?”

“朝廷又不是只有我一个皇亲勋贵!凭什么要我出那么多?”

周奎试图以理服人。

周鉴听了这话,心中不由一阵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