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章 回北京的路上(2 / 2)大学男教授穿越到古代成为贵妃首页

雪梅父亲带着随行的官员和兵丁离开昆明,吴三桂亲自为他送行,他们走的是官道,沿途都有朝廷的驿站,每天都是从这一驿站出发,到下一个驿站休息,她们坐的马车、和骑的马都是由驿站提供。由于有的路段不能坐车,只能骑马行走,雪梅的父亲为了照顾女儿的身体,她们是走上三天,休息一天。

雪梅从生下儿子来到云南后,她看到当地人都用一个布做成的一个背包,背着孩子去干活,她感觉这个方法不错,也就让当地人给她做了几个背包,这次离开云南全用上了。一开始儿子每天是由小红背着骑在马上,走了一段路程后,雪梅的父亲就让自己的家人替小红背着孩子,小红跟在后边,就这样整整走了二十多天才到成都平原。

到了成都平原雪梅又想起了张献忠,张献忠也是陕北人,当年在李自成岳父高迎祥起义时,张献忠也是老八队其中一队。高迎祥因病去世后,李自成继承了起义队伍的首领,张献忠拉上自己的队伍另立门户。

张献忠生于1606年9月18日,死于1647年1月2日,字秉吾,号敬轩,陕西定边柳树涧人。明末农民军领袖,他在四川建立大西王朝皇帝,自称西王,年号“大顺”。

张献忠1630年在延安聚众起义,加入了以高迎样为首的农民起义军,以武装斗争形式反对明王朝的斗争行列,和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相配合,与明军转战17年,消灭了明军的有生力量,1644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1646年其大将刘进忠叛离,引清军直攻大营,张献忠身负重伤并牺牲于西充,时年41岁。

张献忠为推翻朱明王朝作了重要贡献,与李自成齐名,他牺牲后,“四川人民为了纪念他,为他立庙于梓潼县北七曲山的风洞楼上,几年香火不绝。直到乾隆五年(1740)十月,庙为清廷所毁”。

雪梅到了成都平原才有了马车,她坐在马车上,一边想着历史上的张献忠,如果当年他与李自成合并一处,说不定大顺国会建立起来,这都是老天爷注定的,农民起义军就是农民意识,成不了大气候。

雪梅和儿子、丫环小红坐在马车上,其他人仍然骑着马前行。如果没有雪梅母子,这队人马早都出了四川到了湖北。

雪梅父亲是朝廷的二品大官,一路上的州、县对他们都是很照顾,住的驿站都是最好的。雪梅虽然对中国西南并不陌生,但是,现在的西南与大清时的西南有太大的区别。那个时候,没有先进的工业和交通工具,也没有人开发资源,到处都是原始森林,虽然也有一条官道,道路两边都是参天大树,如果放在现代社会,都是旅游胜地。雪梅总算领略了大清时期中国西南的大好风光,她一路上在想,走过的这些地方我都来过,怎么也找不出与现代社会相似的地方。

雪梅坐着马车从成都一路向东,这一天到了重庆,那个时候还称为巴县。

雪梅大学毕业留校任教,他曾经多次来过重庆,最后一次来重庆已经是直辖市。重已经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渝中区朝天门已经是高楼大厦,轻轨、地铁通往各城区,公共交通非常的发达,江北机场已经是西部的大机场,航班通往全国和世界各地。朝天门仍然是重庆的大码头,从朝天门坐游轮直接到武汉、上海。

雪梅父亲一行人经过成都平原来到巴县(重庆)朝天门码头,从这里坐船向东到宜昌,在坐马车北上。

雪梅坐着马车来古重庆,她看到的是一座小县城,街道全是石头辅成的马路,高低不平,马车走在街道摇摇到晃晃,在巴县驿站休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来到川江(长江)朝天门码头,码头上停着五艘官船。

雪梅在二十世纪,从重庆坐游轮游三峡,而今天她们坐的是小木船,由船工划着离开了码头一路向东。雪梅站在船头上看着长江及两岸风光。

那个时代,丰都鬼城已经出名,陈大人让船靠岸游览了鬼城。雪梅三百多年前就游览过鬼城,由于鬼城在半山上,可以坐索道上山。今天是由当地县令安排的轿子抬着上山,雪梅只到了耐何桥就不进去了,雪梅父亲带着其他人继续观看。

游览结束鬼城下了山,天色已晚,在丰都驿站住了一晚,第二天早上又上了船继续前行,到了白帝城,雪梅只是在船上看了看她没下船,雪梅父亲带人下船去参观。下一站又到了张飞庙,大家都没有下船,只在船上看了看。过了三峡就到了屈原跳江的地方,雪梅父亲又去悼念了一下。

木船终于到了宜昌,宜昌知府在码头迎接,上岸后休息一天,又坐上马车继续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