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章 村坟山(1 / 1)80后的回忆录首页

村里的坟山也是必须要写的一个地方,尽管搬出村子20多年了,搬出村子的村民仍然会在清明假期会回到原来的村子去给祖先扫墓,外公在世时,还经常不远百里,回村去扫墓,而且听说礼安村原来搬迁出村的村民死后还可以回村安葬,那里留有一大片墓地和墓碑给搬出村子的村民。原村子的所有权,仍然由原来村子的一帮人管理,只不过利润很少,出租给外人使用。

坟山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也不能太迷信,该写还得写,小时候记忆中的坟山是不分白夜,经常能看到鬼火的,后来科学的解释,是什么化学反应,近二十年是看不到鬼火了,已经基本上完全消失了,千里孤坟,无处话凄,每每看到大片的坟山,都会无限感叹,要知道土体有限,人口众多,中国流传几千年之久,有多少坟堆,然后又消失了多少坟堆,坟堆如何消失的,估计没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小米云也是偶然知道曾经消失的坟堆,所以一直都有这方面的注意,会关注这一方面。

据小米云听说的小道消息,也是实际情况,乡村中学校的校址选址就是在大量的坟堆群,只是学生们小,无忧无虑,也不知道真实情况,米云也是偶然听之,也没有考证过。但可以推理下,中国几千年,或者乡镇,小到村里,就那么一点地方,一代一代人的生活,农田和水塘不能动,居民建筑不能动,乡镇中小学校又需要几块足球场地大小的地方来修建学校,去哪里找那个地方来建学校,百年前可能不需要,因为没有普及私塾,中国几千年来历朝历代的权贵,都是实行愚民政策,普通老百姓是上不了学的,过去八成以上的中国人是上不了学的,一省出几个学校就不错了,几千年来,有名留下的就那么几所书院,请私塾老师都是权贵家庭才有的能力,普通老百姓能吃口饭就不错了。

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进行扫盲教育,尽量普及了中小学教育,中国人才有了人人都能受教育的机会,那问题就来了,都要上学,去哪里找学校和教室,老师好说,扫盲识字阶段的教育容易,大把人能胜任识字老师,就是宽阔的场地太难找,总不能在露天进行批量的教育,刮风下雨怎么学,要考虑到天气变化,然后不知道是谁出的注意,就是推平坟山建学校,这个我不知道当时有没有阻力,想来肯定是有很大阻力的,中国人崇敬祖先不是一两天的事,是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但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建国后的人们,还普遍有觉悟,那时候的政府官员和大队部领导都比较有干劲和能力,只要打定主意就说干就干,再说推平的又不是近十代的祖先,关系淡了,可能推平的十代以上的祖先坟堆,建立学校利国利民,利于当代和未来的子孙,谁还管几百年前的祖先坟堆,就在二组和三组的交界田地范围推平了一大块地,然后学校后面用围墙围起来,我上小学的时候,后面一大片地,已经开始种植农作物了,之前是初中学校遗址,我念小学的时候,初中和五六年级都取消了,我推测是受计划生育的影响,湖南是全国各地计划生育最严格的省份之一,除了北京以外。

上了初中学校后,也是听到学校是坟山开辟出来的,听谁说的就不记得了,有学生生孩子,就埋在学校里的地下,后来被暴露出来了,虽是丑闻,学校方面也没有完全压住,还是传了出来,处理结果就是学生被开除学籍。

推平坟堆总归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一代一代的人要生活下去,十代以上的坟堆群就会初步具备一定的规模,土地有限,古人自己可能也想到过今后发生的事,还好有棺木,深埋地里,保留了最后的尊严。

后面村里保留的坟堆群,就是一二组交界处,面积很大,有几百个坟地,村里人过世一般都是葬在那里,而且村里人过世了,只要认识的人,都会去凭吊,寄托哀思,小时候不懂,反正大半个村子死了人,都会去现场看下,那时候一般都是停尸瞻仰七天才下葬,不像现在,天气炎热,一般一到三天就会下葬,有没有五七都不知道了,反正小时候也不怕,初生牛犊不怕虎。

再加上中国又推行了火葬,水葬等方式,土葬也只有农村那里才能看的到了。米云自己就亲历了外公,外婆和爷爷的下葬,还有几个旁系外公的下葬,舅爷的下葬,四姨夫的下葬,及村里其他人的下葬,在整个青少年都留下了深刻的下葬烙印。

中国人不信神和宗教信仰,但崇敬祖先是几千年来的文化传承,值得深挖,前面是米云自己的回忆和推测,文章最后科普一下中国的墓葬渊源,下面文字,是米云能在网上查到的现存资料,稍有加工和校正,每篇从网上查到的资料,米云都会仔细看下进行文字删减,能加工的就加工:

古代墓葬的起源

墓葬,是考古学对坟墓的称呼。坟墓,民间?称为坟,或称为墓。其实,严格地说来,坟和墓是对墓葬不同部分的称谓。坟,原意是?边的?地,后引申为?处,?凡?出地?的??包或?堆均可称为“坟”。由此再次引申,堆筑在墓圹之上、起到标识作?的?堆(考古学上称“封?”)也称为“坟”。?且,越往后世,坟字的原意在于??活中越来越淡薄,转?成为专指荒郊野外埋葬死者的那个场所。墓,是埋葬死者的地下空间,即墓圹、墓?。所谓筑?为坟、?地为墓,地下的圹?与地上的坟冢(封?),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坟墓”,即墓葬。

古代对于墓葬,对于死亡的观念是十分崇高的,是十分敬畏的,正所谓天人合一。从土葬,天葬等安葬的方式、墓地,墓室的位置安排、墓室大小,陪葬品数量、分布等等,无不是按中国对于阴阳五行的认知所建立起来的,而这套体系至今仍深深影响着后人,其中墓室壁画,墓室结构等等都为后来研究历史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价值,例如审美趣味,社会风俗,价值取向,等级制度等,同样对后人了解中华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从古至今,人类对于死去的人都有着不同的方式来纪念,像古埃及的埃及金字塔,像玛雅文明的库库尔坎金字塔,像复活节岛的摩艾石像等等,而中华文化由于一直延续下来,许多古时候的观念也被后人所认识到,而中国传统墓葬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方面。而陵墓则是承载这些的最直接的场所。

死人的陵墓就如同活人居住的房子,这个“房子”承载着太多太多,房子虽小,但五脏俱全,它是一个思想与道德的结合,也承接着宇宙和人类。

中国传统文化里,永生的观念深入人心,天人合一是占据着非常大的地位的,大到皇宫贵族,小到市井平民,都认为人死而灵魂不死,希望死后灵魂升天,这样就把像很多陵墓前的神道,像墓室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甚至像飞天的壁画的意义都结合在一起,商周的厚葬制度也是如此,而天就是指鬼神,其中也充斥着人类对于平安的憧憬和对于灵魂的敬畏,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求神拜佛的行为存在,而墓葬就是能够充分体现这一思想的载体。

首先从埋葬地来看,所谓的“风水宝地”简单来说就是依山傍水,风水宝地能够藏风聚气,从而达到聚财保平安等目的,墓室的设置还与墓主人息息相关,举个例子,像很多陵墓里的陪葬品的数量,陪葬品颜色,方位都会和主人的属性相关联,这里也充分带有阴阳五行说甚至是道教文化。再 说到墓室里面,正所谓灵魂不死,陵墓的修建就跟房子相似,同样存在着很明显的等级划分,像石门,墓穴的布置,这是最起码的“居住”,在石门,石棺,墓室壁上都存在很多具有传统意义图案,如四方神兽,如日月,如伏羲女娲,甚至连花,鸟都赋予了十分神圣的含义,充分体现了天人感应,简单举一个例子,在高等级石门或者很多棺材里放有类似于鹿角的“镇墓兽”,其实不然,这是古代“句龙”,是一种地下,能够统治鬼魂的身份的象征,就像帝王一样,统治国家。再说的死人生活,墓穴里会带有很多生活用具,如罐,盆等,同样衣食住行都有保障,这在大型帝陵里更是能够得到体现,以阳陵为例,有侍女,宦官俑,有马车,牛车等,有吃的猪,羊,有穿的丝绸衣服等等,等级越高,对这些更是注重。自古至今,古人乃至今天的人对于生与死这一概念仍然根植于心,像中国农村抬棺材的人,称之为“八大金刚”,同样也是有着辟邪驱灾的意思。

坟意思是堆起来的土。我国最早的墓葬,是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里发现的,山顶洞人将逝者安放在山洞的低洼处,并且用土将他们填埋。

这距今已经有大约两万年的历史了,而且在墓里面还发现了很多的陪葬品。而在这之前人去世后,他们的后代只是将尸体弃之荒野,放任各种动物吞食,像现在非洲一些原始部落也还存在这种行为。

随着人类文明的推进,人们逐渐对葬礼较为重视,所以才出现了土葬。近现代也是传承下来了,现在都没有断代,即使官方火葬方式的推广,也没有改变人们自古对祖先坟堆的那种向往,生前怎么样生活不管,死后都希望热闹一番,安稳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