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章 古平县中繁星落,众人共话甲骨文(1 / 2)文惊海内首页

古平县这个地方,民风淳朴,青山绿水环绕,百姓生活也算富足。这个富足当然指的不是家家户户都像孙琦家那般,只是说生活过的去,多年不出天灾,能有一口饱饭吃罢了。

华夏的百姓自古以来,没有什么反抗精神,只要能吃饱饭就能安定。鲁迅曾说这是中国人骨子里的奴性,但是宋三不这么认为,他不否认鲁迅先生说的也有道理,但是时代不同,看问题的方法不同。鲁迅用词激烈,是要在国家危难之时呼唤民智,而从大历史环境来看,其实这是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对社会安定做出的贡献。

如果没有这种安定的贡献,老百姓一有不顺心的事情便心生反抗,动不动就要造反,就不会有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旦长久的动乱,没有大一统的时代适时地结束乱世,华夏文明早已经断绝。我们过去的历史,就会被称为“古中国”,好像古印度、古巴比伦一样了。

后世许多人在网上痛斥儒家思想奴化人心,实在是幼稚的很。如果没有这种所谓的奴化,他们恐怕早已经不知道什么叫做“儒家思想”。

更幼稚的是,许多人痛斥元朝,痛斥清朝,他们至今认为那是简单的外族侵略,认为这些少数民族的统治,并没有对华夏文明造成好的影响。宋三在年轻的时候,也是这么认为的,后来他想到自己那时的言论,实在有些无地自容。

宋三最讨厌的词,是“国学”。那些国学讲座的所谓“大师”们,认为如今的外来文化是不好的,让我们丧失了过去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他们不知道自己所讲述的古代文化,就是无数外来文化和华夏文明融合所导致的大气象。中国不应该有国学这个词,因为我们真正的国学,就是海纳百川。

宋三分析过,这个时代的盛唐之所以没有那些伟大的诗人,就是因为这个世界没有佛教、没有基督教、没有***教、没有拜火教、摩尼教等等。所以也就没有孝文帝时代的外来文化大融合,所以,盛唐需要的气象不够强大。

李世民仍然是那个伟大的天可汗,孝文帝仍然是那个坚定地要求全国汉化的英明君主,可是这两个伟大的人之间,似乎缺少了一架桥梁。这个时代当然也没有李煜,所以这里的词不像宋朝般盛行。

宋三看着满街的花灯,看着红男绿女们发自心底的笑,看着菲儿和高圆儿指着彩灯兴奋的样子,也听着高义和孙琦为一个灯谜争论不休。他也笑了,他思绪乱飞,然后他终于明白为社么任凭中原和其他外族征战,圣人们却从不出手。

他绝心杀蛮,但他和孙琦想的不同,他不仅仅只有仇恨。杀蛮,是战争。而战争,绝不是为了毁灭一个种族。战争的目的,是改变、是包容,一种文化同化另一种文化。战争的胜负往往并不决定这种同化的主次,决定文化上的胜负的,是文化的等级。

就像蒙古人赢了,建立了元朝,但他们的文化彻底同化在了中原文化中。他们曾经试图去除科举制度,从而让中原文化融入自己,可是他们却一手造就了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关汉卿……

孝文帝显然比蒙古人更有智慧,他看到了自己民族和中原文化等级的差异,所以他顶住了所有的压力,让自己民族的游牧文化融入中原的农耕文化。这是一个统治者眼界的差别。

成吉思汗也应该有这种眼界的,可是对于元朝,他死的太早。宋三常常梦见文天祥站在成吉思汗面前的样子,这绝不是一个读书人宁死不屈的故事,这应该是两个伟大文明最顶峰的代表者之间的对话。

成吉思汗可能不舍得杀文天祥,也不愿意杀他,就像他喜欢耶律楚材和丘处机一样。但文天祥绝然的逼他杀死自己,因为成吉思汗杀他的那一刻起,这两个文明究竟谁融入谁,已经有了定论。

宋三经常梦见这些古代伟大的人,前世的、今生的。他过去经常一个人坐在沙发上,抽着烟,想象着自己在稷下学宫和先贤论道,想象着自己拎着酒去见陶渊明……

他来到这个时代,并且了解了这个时代之后,第一个想法就是,要去文脉中见一见这些人。那时他就可以亲眼看一看满身兰花香草的屈原了,也可以亲口问一问嵇康,他的《广陵散》究竟是《聂政刺韩傀曲》,还是天地之间最单纯的声音。

那时他发现自己在这个遍地读书人的时代,依然孤独。菲儿崇拜他,也支持他,可是菲儿不懂他。孙琦和高义可以和自己互换生死,可以在蛮族大汉的屠刀下不退一步,可孙琦和高义不懂他。

所以他爱高圆儿,无关相貌,也无关年龄。她活泼、羞涩,甚至刚强。有时喜欢无伤大雅的恶作剧。可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他第一看到这个女孩儿的眼神时,竟然想道“她或许也想去文脉中,看看。”

如果是在他以前生活的时代,他会毫不犹豫的和菲儿离婚去追求高圆儿,但在这里,他只能尽量让她们共处,虽然有些对不起菲儿,可是这已经无关他读过的任何文章,因为这种感情超越了所有的能写出来的道理。

毕竟他不是一个哲学家,虽然他喜欢哲学,也有自己的哲学观点,但他毕竟不是哲学家,从灵魂的最深处来说,他是一个诗人。诗人是至情至性的,那和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诗人永远不可能是理智的。

他发现自己爱上高圆儿这么久了,竟然没有动过性的冲动。他是个读书人,可也是个男人,这种事情奇怪的很,他晚上面对菲儿的时候,也会有欲望,可对高圆儿却没想打么多了,他甚至连高圆儿的手都没牵过。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追求的是单纯的,超越肉欲的美,是单纯美学观念的欣赏,而他和高圆儿不是这种关系,他觉得“知音”二字更合适些,或者说是志同道合。

志同道合这个词,很常见,可志同道合的人却太少。那些很容易就志同道合的人,恐怕是因为他们的“志”和“道”等级过于低了。否则老圣,为什么没有朋友?

这天下燕雀很多,鸿鹄太少。能与金翅大鹏比翼的存在,已经不多,何况,还是个女子。

“何等大幸焉。”宋三喃喃的念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