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书打开自己的商城了一眼,右上角显示工分余额:45
一个字:穷!
“娃娃们上初中,一个星期歇一天,后天就是休息日,是让他们来找你还是······”大队长问。
温书想了想:“我这地方太小了,不如就去场里吧,那宽敞。”
“那不行,”大队长道,“场里人来人往打扰上课,不如去村大队吧,那人少,房子也好,宽敞。”
“行,”温书道。
在屋里上课,自然比在外面上课好多了。
“那就说定了,”大队长烟也不抽了,高兴地招呼两个人向村大队走去。
柳凌拍了拍手上的灰尘走向温书:“大队长找你有事?”
“嗯,”温书看了看身上沾有泥点的却丝毫不损风华的柳凌,有点手痒,他捏了捏手指,继续道,“大队长想让我继续教孩子们英语,说是给工分。”
“挺好,”柳凌点点头道,“你先回去吧,这里乱。”
“嗯好,”也是时候做饭了。
今天高兴,温书打算做点好的。
大米饭、蒜泥茄子就很不错。
正好,今天商场里茄子特价。
原本一个工分两斤,现在一个工分二十斤!
商场自带的仓库保鲜,可以存在里面慢慢吃。
唯一的缺点,就是只能存放从商城购买的东西,其他的不可以。
简单操作后,系统商场显示工分由45变成43.
温书叹了口气,赚工分实在是太难了。
这时,系统商城亮了一下,温书打开一看,发现工分43后边多了一个红色的感叹号。
温书点了一下,发现是一个提示。
“除了上工,干其它活也有工分?”
“那我砍柴怎么没有?”
系统竟然回答了:时间太短,无法计入。
“好吧,”温书叹气,看来还是得干活啊。
不然,连每天一个鸡蛋的小目标都无法实现。
他这些工分,若是没有特价活动,就只能兑换四十三个鸡蛋。
他和柳凌两个人,每天一人一个能吃二十多天,若是再喝个鸡蛋汤,吃个鸡蛋饼,那时间就更短了。
好在他有钱,不用勤勤恳恳的干活,实在不行,就只能·····吃点别的了!
不过,他还是得干活挣工分,因为商场的最后一页,有他的终极目标:京市四合院。
“哎,系统不给力啊!”
系统慢慢的弹出几个字:是本系统的原因吗?
温书:感觉系统不对劲。
以往二十年没动静,今天这么活跃?
系统:工分消费累计10,系统1级啦。
温书:那还真是恭喜恭喜。
系统:同喜同喜。
温书:还升级不?
系统:工分消费累计100.
温书:告辞!
系统也销声匿迹,估计在没有升2级前,是不会出现了。
很快,温书就发现了系统升级的好处。
商城搞特价的次数变多了,连着两天都有活动。
温书第二次,以一个工分换到了十个鸡蛋。
nice( ̄??)
温书家盖房一事进行的很顺利,然房子还没有盖完,大队里开始收花生了。
收花生即是个力气活,又是个细致活。
花生个头又小,又金贵,过年过节走亲戚必不可少,为避免有遗漏,需要寻找的很仔细,收好的花生还需要一担一担的挑出来。
所以,队里的劳动力都得去,负责刨花生和挑花生。
盖房子的活就只能每天下工后再干一个小时。
即便如此,盖房子的速度仍旧很快。
房子的主体墙建好,安上门窗,上梁,封顶,在温书的期待中,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温书和柳凌的新房子建好了。
虽然是土坯房,但是在温书的眼里,房子却在“布灵布灵”的发光。
“这么高兴?”柳凌问。
“嗯嗯嗯嗯,”温书连连点头,“这是新房子,我们的新房子耶!”
柳凌使劲捏了捏自己蠢蠢欲动的手指:“回去收拾东西,过几日就可以住新房子了。”
“好。”
两个人肩并肩往知青院走,时不时的说一些什么,背影看上去,莫名的和谐!
两人回到知青院,就看到知青院的负责人张宇在等着,见两人回来,连忙迎了上去:“温书,柳凌,你们回来了。”
“张知青,你找我们有事?”温书问。
“看你们的房子盖好了,应该快要搬出去了,我想问问,你们搬走前,大家要不要一起吃个饭聚一聚?”张宇道,“你放心,东西大家一起出,看你俩的意思。”
温书和柳凌相互看了一眼,同意了:“可以,今天有些晚了,就明天吧。”
“那就说定了,”张宇说完,就匆匆走了。
干了一天的活,他也很累。
其实,和温书柳凌一起吃个饭聚一聚这个事,还真就不是张宇这群男知青提出来的,而是女知青们提出来的。
原因,大概就是看温书家世好,有好东西,如今又有了新房,就有了进一步发展的想法。
男知青们却不是这样想的,在他们看来,既然关系一直是不冷不热的,何必现在又去巴结,他们又不是养活不了自己。
可是程业说了几句,打动了他们。
温书和大队长关系好。
若是和温书交好,让他替他们说句话,他们回城是不是就简单很多?
知青回城,有两个条件,一是城里有单位接收,二是大队放人。
一般来说,大队是放人的,他们这些知青在乡下,说是“插队”,其实就是拖后腿的存在。
可是他们却找不到正式的工作,没有单位接收,特别是他们在乡下,只能靠家里人走动。
可谁家没有几个兄弟,他们被安排下乡,就是被家里“放弃”的那一个,有好的工作也不会先考虑他们。
除非兄弟们都有工作了才能轮到他们。
平时他们写信催,家里人就会多寄一些东西安抚他们。
时间长了,就有人动了歪心思。
把自己弄伤了,伤的很“严重”,借这个还真的回城了,在城里找了临时工,后来还顺利转正。
消息传来后,就有很多人动同样的心思。
可是回城卡得更严了,再也没有成功的,对于他们乡下人来说,只要不是断胳膊断腿,都是小伤,养养就好。
可他们没有这么大的魄力,用自己的一个胳膊或腿去赌。
所以这几年,下乡的知青很多,顺利回城的却是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