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5章 毕业论文外审结果(2 / 2)为了爱,山之子求学记首页

专家2:第六章缺少小结,对于该章节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并不明确,这章着重于分析制度对于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统一性的作用,但是在论述上条理性和逻辑性有待加强,对于制度公平的概念界定和量化还有待进一步明确和深入研究。对于论文中实证分析里的内生性问题,还有待找寻更好的方法去缓解和改进。

专家3:由于题目过于庞大以及作者研究的积累不足,论文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细致修改:(1)对一些自己定义的核心概念或关键概念缺乏理论和学理的支撑,这导致诸如“制度公平”这样的概念内涵和外延都不清晰,这也直接影响做实证直接选择“社会公平指数”作为其代理变量;(2)论文逻辑也存在一定的混乱。论文主题是想从制度公平的视角将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统一性纳入分析中,应该致力于构建这样的一个理论框架,而不是着重谈三者中两两的关系,构建三者统一的逻辑关系应该是本文的重点;(3)作者对制度经济学的文献的把握还不够,建议增加这方面的文献,尤其是制度公平与交易成本的关系,任何一个制度的建构都是有约束的,而交易成本是重要的约束,必须细谈;(4)实证存在许多内生性问题。例如,既然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互为因果关系,第二章第三节“国际横截面和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中的模型就存在很强的内生性问题。而且模型设定的理论原理也没有。同样问题也出现在第三章第四节的分析中。

赵山文研读理解专家的评审意见后,专门找袁老师讨论。他认为三个专家对自己毕业论文总体上来说是肯定的,问题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对“制度公平”的概念界定需要进一步明晰,另一个是实证分析中存在的内生性问题需要用更好的办法改进。

这两个问题赵山文完全认同,但难以再改进,一个新概念的出现本身有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内生性问题暂时也找不到更好的数据和方法来缓解。

对于专家3指出的论文逻辑存在一定混乱,这与专家1的评价矛盾,专家1认为论文体系结构较为合理,逻辑性强。赵山文认为专家1更好地理解了论文的整体逻辑和思路,论文结构是可以的。

袁老师看了三个专家的评审意见后,同意赵山文的看法。他给赵山文指出,社会科学的论文就这样,经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专家的评审意见也只是参考,需要自己作出判断,合理的认真采纳,不合理的可以不用管;现在距离毕业论文答辩只有一个月时间,论文整体框架结构不宜再改动,专家指出的明确概念界定、补充论文文献等合理建议要认真采纳、努力改进,进一步梳理论文逻辑,字斟句酌完善文字表述。

按照三个专家的评审意见和袁老师的修改意见,赵山文进一步修改完善毕业论文。改了一个多星期后,赵山文按要求将答辩论文一式8份提交给研秘许老师,学院将论文提前分发给答辩委员会成员审阅。

从文印店走向经济学院的路上,手里拿着8本博士毕业论文的赵山文心里沉甸甸的,感觉很踏实,这15万字多的博士毕业论文是他读博三四年的心血,是他二十多年求学生涯结出的硕果。

在修改定稿答辩论文的同时,赵山文正式通过学校的系统向学校提交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申请,填写提交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材料。

4月中下旬,赵山文在找工作的同时,准备着毕业论文答辩PPT,为最后的答辩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