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上略带泛黄的纸张,双目微闭,静心凝神,一切都变得安宁起来。
“君有君道,臣有臣道,父有父道,子有子道,按照自己所处的身份地位,进行相应的为人处世准则,称之为道。看来少正先生说的也不全,倘若君不守君道,臣不守臣道,父不守父道,子不守子道,该当如何呢?”
想到这,李毅睁开眼,想起父亲李洪基在母亲死时,看自己的神情,复杂之极,极之复杂!
“以后我若学有所成,有机会定向少正先生请教这个问题”
心中默记下这个问题,接着继续翻开书本,畅读《人道》。
“《人道》书中所说有位王先生点评读书人三境界乃是伪境。昨夜西风碧树,望尽天涯之路;瘦骨成枝,肉皮合一;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三重境界分别象征痴迷入梦,游历梦境,恍然若梦。所谓读书种种都是梦境。”
李毅是个正反参透,两面聚到的性格。每当读书读到带有著书之人的自身见解时,都会持之谨慎的态度,因为这些观念可能会随时改变自己的心境,心境如果受到了误导,那么读再多的书,明辨再多的道理也是枉然。
“读书明理,读书明道,读书晓真意,读书辩是非。这些道理我何尝不明白,但现在所处的境遇到底不能太过招摇,等到来年开春,秦封境内所有读书人举行会考,那时在一举拿下五绝,出仕做官,再也不受这妇人之忍”
每当念及来年春试,李毅心中久不能平静,愈发增进了读书的欲望,因为这是李毅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本来大名府是秦封的军事府衙,但因为大夫人和二夫人的缘故,府里的那些参知,将军也都对李毅避嫌,从不相见。对于这样的境遇,李毅心里也明清,毕竟没有人会为了一个所谓的前朝皇戚得罪现任大名府的两大主妇。
定心凝神,看书读大义,通晓明政.治,看了两个小时书,李毅略感疲惫,口中开始不自主的打起了哈哈。
“人困之时,读书做事的效率低下,可以说事倍功半。如果带着这样态度消极的状态去读书,势必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古人都说:适可而止,何况疲软呼”。
放下《人道》书,就着石凳旁的红色粗木柱子靠下,不一会儿李毅渐入佳境,梦游远方。
朦胧中,感受到湖面的腥风扫过衣襟,更让穿着单薄的李毅捂紧全身,整个身子蜷缩起来,从远处观看倒也显得祥和,宁静。
李毅所处的亭子名叫“寿亭”,位于“春生湖”的边缘正中位置。寿亭是李毅的父亲,现景王李洪基为迎娶李毅生母所建的一所亭子,整个春生占地百亩,引用活水注入,亭子也全是名贵木材,耗费钱粮颇大。
离“寿亭”近两里外的青石路上,刚给李毅送完鸡汤的婢女回过话后,又得到这份“密切注意李毅动向”的命令。
或起身高声朗读,或静心凝神思虑,总之刚才“寿亭”里的一切消息都在婢女的视线之中。
婢女看到亭内李毅毫无动静,正想上前去给加点暖和的衣物之类,身后却传来了生硬的“哒,哒,哒,哒”的有节奏的马蹄声。听到这儿,婢女浑身一个激灵,打起十二万分精神赶忙转身,低声下跪,口中颂念:“女婢,见过二公子”。
马背上的那人没有理会,眼睛径直看向亭子中央,蜷缩在石凳椅子上的李毅,冰冷问道:“他在这儿待了多久了?”。
女婢不敢迟误,将李毅从傍晚时分喝鸡汤,到初.夜时分读书读困倦休息的事,一五一十详细说出来。
马背上的二公子面带讥讽之意,身上的铁甲互磨发出蹭蹭冰冷的声音。
“行了,下去吧”
女婢如是大赦,小鸡啄米般的点着头,跪离一边。
身披铠甲,腰陪宝刀的二公子勒紧缰绳,目露凶光,小腿用力加紧马腹,鞭子一抽便向着正前方的“寿亭”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