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序言(1 / 2)世纪风口首页

已经给了边疆地区那么多的优惠政策,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支援边疆地区,这是很多人都会问的一个问题。在本卷正式内容开始前,作者就简单地介绍一下援边政策出台的背景以及援边政策实施后对当地所产生的影响,其中很多数据都来源于网络,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精确,但大体上还是能反映出援边政策的成效的。

一、 援边政策的出台背景

国际上,由中央政府对经济欠发达的某一局域实施开发建设的先例较多,例如:花旗国建设西部、矮子国开发北海道等等,但局域之间相互支援建设的案例几乎没有,对口援助可以说是一个创新公共政策案例。一项政策的出台必然有一定深层次的背景,对口援边政策的出台必然与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密切相关,

1、对口援边是中央对两个大局思想的实践。新时期以来,国家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战略选择所作的全面而深刻的阐述,对东西部问题作过多次论述。1988年9月,国家强调:“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后来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表示:“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当然,太早这样办也不行,现在不能削弱发达地区的活力,也不能鼓励吃‘大锅饭’”、 “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到那个时候,发达地区要继续发展,并通过多交利税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大力支持不发达地区。” 援边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正是两个大局思想的具体实践。

2、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疆出现了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也出现了干扰发展的一些不稳定因素,到二十一世纪,西疆的战略地位凸显,诸多因素推动西疆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在国际上,随着我国和前大哥关系逐渐趋于缓和,我国西部边境压力逐步减小,西疆的建设步伐也逐渐加快,特别是在1992年随着前大哥解体,我国西部出现了有利于经济、社会更快发展的宽松国际环境。在国内,推动西疆在经济社会的等方面的发展的任务也表现的尤为迫切。首先,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滞后等因素限制,西疆相当一部分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社会发育程度低,贫困面大,西疆仅国家级贫困县就有27个,占全国国家级贫困县的21.9%,援边政策的实施有助于西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其次、由于境内外“三股势力”的干扰,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西疆是我国西北边疆的战略屏障,是我国反恐怖、反分裂、反颠覆的重要前沿阵地,援边政策的实施,有利于西疆的稳定和国家西北边疆的安全。第三、21世纪以来,西疆在我国发展和稳定大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在西疆就自然资源而言,西疆地缘宽广,石油、天然气、煤炭和一些重要矿产资源量在全国占有较大比重;土地光热资源充足,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沿边与八个国家接壤,具备步入现代化进程中的诸多优势。

2007年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指出:西疆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基地,是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是我国西北边疆的战略屏障,大力促进西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二、对口援边政策的发展历程

早在1979年4月,全国人大的一位领导在全国边防工作会议上作的报告中,提出的认真落实我党的民族政策,增强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加速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并初步提出对民族地区实施对口援助。同年7月,中央以中发(1979)52号文件转批了他的报告:国家“要组织内地省、市,实行对口支援边境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 同月,党中央决定组织内地省市实行对口支援边境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可以说这是对口援助之始。其后,肇始于八十年代初期的全国支援西海的政策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展开,同时相关部门的援边政策也逐步得以实践,但力度远远落后于对西海的援助。

1996年3月,国家召开关于专题研究西疆的稳定工作的会议,下发了《关于西疆稳定工作的会议纪要》的7号文件。做出了“培养和调配一大批热爱西疆,能够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正确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汉族干部去西疆工作”的决策部署,由此对口援边正式拉开序幕。

随着对口援边的逐步深入,2002年中组部选择甜瓜市和藿城县开展援边干部担任县、市委书记试点工作,2005年又将这一试点再次扩大了三个,由此援边干部担任县市委书记县市达到五个。02年之后的新一届政府在关于西疆的讲话中,曾多次谈到西疆的发展需要全国的帮助和支持,并明确提出了“稳[边兴边,富民固边”战略。此后,中央多次在与西疆有关的会议及文件上,均涉及到援边工作的重要性论述及相关措施。例如:相继下发的〔2003〕32号和〔2004〕11号文件中,对援边工作进行了一系列具体部署。

2005年,中央对援边政策作了调整,中央办公厅下发〔2005〕15号文件。中央要求对西疆的南疆四地州和兵团在南疆的三个师,实行干部支援和经济对口支援相结合,分别由京城等7省市和国家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等15户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承担对口支援任务。同年五月援边工作领导会议和对口支援南疆工作会议召开,内地7省市援边干部领队、南疆四地州及33个县市的主要领导以及兵团三个师的主要领导参加了对口支援南疆的会议。

2007年中央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西疆人事工作的意见》(国人部发〔2007〕161号),《意见》要求:探索建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对口援边制度,鼓励东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面向西疆开展继续教育对口支援项目。

2007年9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加快西疆经济社会发展时强调,坚持不懈加大对口援边工作力度,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同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西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国务院32号文件),提出要加大对西疆的对口支援工作力度。要本着办实事、求实效的原则,完善和创新对口支援方式,把工作重点放在培育当地自我发展能力上。要以经济、科技、教育、医疗、文化援助为重点,全方位开展援边工作,特别要在资金、人才、技术和项目等方面,加大对南疆三地州的支持。要进一步扩大干部和专业人才的援边规模,加大对西疆各类专业人才的对口培训力度。引导东部地区经济实力雄厚、产业优势明显、人才和技术力量突出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同西疆联合开发各种优势资源。鼓励更多的省市、企业向西疆提供人才、资金、项目援助,加强经贸合作交流,形成全国支援西疆发展的格局。

在政策的实践过程中,由于中央的多方面协调,截至2010年2月底,基本上形成了固定的对口援助关系。另外,西疆各直属单位和兵团所需援边干部由中央、国家机关及部分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负责选派。部分援助省市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又在一定的范围内确定所属市县区与西疆的对口相关县市。

三、对口援疆政策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