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宋圆圆还有些兴致,只是,可能天分不高,线条总是比较生硬。
针线学得也还行,简单的衣服也是会了的,刺绣暂时还没学到。
宋圆圆站在这个小小的书房,这里,装着她这几年所有的回忆。
不过,她今日是有事才来此处的。
如果要科考,只怕再也没有乡试解元的笔记来得有用了。
书架很高,宋圆圆搭着凳子,爬上桌子才勉强够得着一部分。
她翻找了一会,在很边上的地方,找到了三本启蒙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
三本书都已经被翻出了毛边,宋圆圆小心地翻开三字经里页,生怕弄坏。
一本启蒙读物,里面写了满满的注解,而且字迹还不一样。
这应该是从太爷爷传给爷爷,再传给她的父亲宋康的。
这个时代,有名师注解的书,称得上是无价之宝,这是可以传家的。
宋圆圆又把书放了回去。
她跑回自己的房间里,把手上的银钱倒了出来。
批发卖糖葫芦的钱,宋圆圆后来全部上交给了柳氏,作为公中财产。
她去城隍庙卖糖葫芦的钱,是她劳动所得,没有上交,加上柳氏每个月给她两百文月钱。
她现在手上还有一钱银子,加五百多文铜钱,等明天让发叔帮她买几本书回来,也不能光画大饼。
“圆圆姐,圆圆姐,我给你送藕来啦!”
是二毛的声音。
宋圆圆打开院门,二毛跟个泥猴似的,抱着三大根泥藕站在门口。
“呀,你怎么搞成这个样子。”
二毛笑嘻嘻的,满身满脸的泥,衬得牙更白了,“我跟我爷去野塘子里挖藕了,泥巴太深,脚出不来,就歪在泥里了。”
“哪里的野塘,我怎么不知道我们村还有野塘长藕呢?”
“你以前不跟我们出门玩,当然不知道!
从茂爷爷家旁边的小路出去,往右边走,就有好几处野塘子。
我奶说,你们家没人挖,就让我送几节过来,不够的话,你再去我家拿。”
二毛没让宋圆圆接手泥藕,直接给她放到了后院的屋檐下,就又去挖藕了。
宋圆圆看着那藕,脑子里就有了好些做法,可惜,家里有的材料只能清炒藕片或者藕丁,不过比天天吃野菜强。
二毛说的野塘子,宋圆圆没有去过,她有些好奇,打算去看看。
果然,从村长家旁边的小路走出去,往右边不远就看到一片热闹的挖藕场景。
好些叔伯们都是打着赤膊上阵。
见到宋圆圆过来,都笑着跟她打招呼。
开玩笑,这个把月,因为圆圆,他们可挣了不少钱,就孙大力那个懒货听说都挣了八百文。
“圆圆啊,你小心点,别被泥溅着。”
“圆圆啊,咱们这有几千斤藕,你有没有法子再给变成钱啊?”
“哈哈哈……你们还真把圆圆当摇钱树了啊!”
“那是,能不能的,问问又不吃亏,对吧圆圆?”
宋圆圆笑着应是,并不说有,还是没有。
大人在挖藕,小孩就在塘里抓鱼,捉泥鳅,看得宋圆圆很是眼馋。
他们青阳县挨着荆湖北路,荆湖北路是有名的鱼米之乡,青阳县地势气候与荆湖北路相仿,也物产丰富。
只是这会是一回事,缺人啊!
都是季节性的东西,过了这段时间就没有了,总不能把在外做工做得好好的人都喊回来。
还是得从长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