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七章 去镇里找三叔帮忙(1 / 2)分手后,我进了省纪委首页

清晨,当天还是蒙蒙亮的时候,陆安就在村里的雄鸡鸣叫声中起了床,和弟弟陆平一起拿着扁担拎着桶,就去山脚下的公用井里挑水去了。

虽然现在才只是清晨的四五点,但在这井旁,除了排队挑水的人,还有洗衣服洗菜,甚至还有在这里杀鸡的,好不热闹。

见到陆安陆平过来,大家也都热情的打招呼。

“大学生来啦?大学生也要挑水吗?”

“胡老板有没有再找过你呀?”

“要不干脆留下来在村委算了,你是大学生,肯定能把陆岗村搞好。”

村民们调侃大都没啥恶意,就算带点讥讽陆安也能一笑而过。

“那可不,我这也算是上山下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嘛!”

当然陆安也会故意吓唬一下:“三婶,你要是这么说可别怪我给陆书记告状去了,说有人觉得他没把陆岗村搞好,背地里说坏话在……”

这段时间,陆安已经慢慢适应了村里的生活节奏。

当然陆安也明白这就是现在不是农忙,否则要赶着抢收抢种的双抢时节,哪怕以现在这二十岁的身体也肯定吃不消。

熟练的给水缸换好水,陆安带着陆平来到正堂吃早饭,却发现父亲居然拿出压箱底的的确良出来穿上了。

或许在后世看来,的确良的面料不透气,稍微出一点汗,衣服就粘在身上很不舒服,但对比村里一般的穿着,的确良面料从外观上看确实高档一些,一般都是作为逢年过节才舍得拿出来穿的好衣服。

不仅是的确良好衣服,陆安还注意到门口旁边还放着两个麻袋,其中一个一动一动的,还不时传出咯咯叫声,是活鸡活鸭,另外一个则应该是腌鸭腌鹅。

陆安心下一动:“爸,咱今天是要去哪里,有什么事吗?”

陆安很清楚,以父母一分钱都恨不能掰两半来花的性格,今天突然搞这么隆重,肯定有事。

“我们去镇里你三叔家,今天你伟强哥生日。”陆援朝说。

陆安先是一愣,然后无奈的摇摇头:“爸妈,你们还是不相信我真有工作呀?”

这又是穿好衣服,又是带着鸡鸭腌货上门的,很明显就是有求于人。

联想自己在村里这段时间,以及三叔的身份,答案几乎就摆在台面上。

陆援朝吃面条的动作顿了顿:“好歹你三叔也是个干部,对机关里那些事情比我们更了解,父母没什么本事,最多也就找你三叔给你帮帮忙,最不济也能出谋划策一下,总不能一个大学生真去打工。”

无疑父母就是默认自己没工作。

这也难怪,自己在村里一待就是一个多礼拜,又不是逢年过节,哪个单位能放这么长时间的假?而且也一个电话一封信都没到村里来。

因此父母就认为自己口中所谓的工作,就是说出来挽尊的。

至于三叔那个干部身份,尽管不是夏东来那种自己抬举出来的,但在陆安看来也就那么回事。

三叔名叫陆有福,是罗桥区综合办副主任兼水利局局长。

就这名头,乍一听好像很唬人,但要是搞清楚里面的门道,那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首先这个罗桥区和一般人理解的区并不一样,是这个年代特有的区公所,是一个比县里低一级,却又在乡镇上面负责领导沟通的一个特殊机构,也有的地方叫县辖区。

一般区公所为正科级单位,区委书记才只有科级,而三叔这位综合办副主任只有一个不入流的副股级。

至于兼任的所谓水利局就更扯了,要知道整个区公所也就只有二十个人的编制,三叔领导的这个水利局就只有他一个人,标标准准的光杆司令。

只是对外面不懂体制内门道的人来说,三叔这又是副主任又是局长的,而且水利局在农村又相当重要,就觉得是个了不起的干部。

陆安的父母就是这样,想到帮儿子找工作,最先想到的就是这个当“局长”的三叔。

事已至此,陆安知道是劝不回父母了,但陆安还是提醒:“爸妈,去三叔家可以,不过我觉得你们得先做好心理准备为好。”

陆援朝没听出儿子的话外音:“总得试一试,陆安你好不容易考上大学,不能真回村里种地,或者去给那个胡老板打工,说出去不像个话呀!”

吃完了饭,陆安陆平帮着把碗洗了,母亲钱秀芝也换上一身好衣服,一家四口拎着麻袋才出发。

三叔住在镇里,陆安原本提议去村口等车,但母亲舍不得那点车票。

“去镇里车票一张八毛,我们四个人就要三块多!反正镇里没那么远,走走就到了。”

这年代的三块钱就是公家单位里上班一天的收入,确实很舍不得。

陆安只得换一个方式说一路都是土路尘土大,爸妈难得穿这么好的衣服别弄脏了;还说村里到镇里要走一个小时,赶那么远的路要是出汗衣服粘身上也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