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章 大嘴巴炸出来个县老爷(1 / 2)唐朝的草蜢首页

自从王大山的大嘴巴吧啦吧啦到处广播一圈以后。王家村的人对姬云是读书人这件事已经是人尽皆知。真假倒是难以分辨。

转天村长与几位族老一起坐着牛车。兴致盎然得看着风景上路了。实际上是去给姬云下户籍去了。

说好村长跑一趟县衙的。现在跟着去人数变成一牛车人。

哎!村里就这么无聊吗?王大山的大嘴巴都吧啦吧啦到族老那了。

这年头可别小看户籍,没这玩意儿可别瞎跑。要是给逮着,上衙门口出个奴籍证明出来。那就意味着变成私人财产。随便买、随便卖。杀了奴隶官府也才罚款60文钱。可怕不?

60文钱买不了60个鸡蛋,但是能买60个饼子。一条人命就值60个烧饼那样的玩意儿。

户籍,是封建政府征发赋役的主要依据,历来受到各封建王朝的高度重视。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后期实行两税法,都与户籍密切相关。因此,有唐一代特别重视户籍的编制、管理与检察工作。

唐朝的户口帐簿有手实、计帐、户籍等三种形式。武德六年(623年)三月令:“每岁一造帐,三年一造籍”

这也是对人说事。姬云那样一看就是个汉人。就是嫩了点。朝廷有规定禁止买卖唐人这一说。要是遇见一个胡子拉碴的胡人,高鼻梁,深眼眶的那种样貌的。全村人会很热心的打死他。并且踩了又踩。最后挖个坑把某个人形物体埋起来。

如果抓到的是黑人,那发财了。这玩意大唐统称昆仑奴,挺贵的一种玩具

村长他们悠哉悠哉得去了县衙。可中午的时候牛车一路烟尘滚滚杀了回来。

车没停稳当呢。几个老头就吵吵闹闹说赶紧准备。说是县老爷要来!

这下好了,话传话,都知道了。一会县老爷要来村里。村老们说要接待。可是怎么接待?一堆农民哪懂这些?

村民们围着村长,族老几人等待指令。

历来官民不是一体的。年纪大的有经验,等着就行,出了错怪不到自己身上就行。这是村民们的小九九。反正看热闹。这可是县老爷呀!没见过。稀罕着呢!

村长他们也不知道怎么接待县老爷。管饭?糊糊人家看不上。喝茶?没茶饼,就算有,也没人会煮。

至于其它的?好像是?哎呀!确实没啥了。哎!咋办呢这事?

众人七嘴八舌一通吵吵瞎出主意。五长老可能脑子冷静了这么一下。想通一件事情。那就是:县老爷是读书人,村里的姬云也是读书人。找姬云问问怎么办不就行了?

好主意!“停停!别吵吵!别吵!快去找姬云来村头。”五长老摆着手招呼人去找人。

“老五!你叫姬云过来干嘛?啊?他还是个孩子。”二长老怪五长老没轻重。

“对呀!我们不就是。额!要不先找来问问?”村长明白过来了。其他几位族老也反应过来。这锅得往别处甩去。不然娄子捅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