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留下少部分军队,监视城池,大部队绕过城池,继续深入。
这种方法可以起作用,毕竟,秦军有六十万军队,留个十万在郢陈,监视楚军,看起来没问题。
但是,没问题的前提是,留守的少部分军队,可以保住,百分百封死城池里面的守军,不让他们出来骚扰补给线。
要知道,郢陈地处重要的交通枢纽,加上熊启反叛以后,颇受楚人拥护,已经集结了不少的力量。
就算守军没有秦军一方多,但是,总兵力估计也有不少。
秦军只留十万兵力,很可能不但无法封死城内守军,还有被对方反杀的可能。
然后,补给线再次被切断。
三,留下大部分军队,继续攻城封锁,少部分军队继续深入。
那么,结果就是,少部分深入的军队,会被楚军歼灭。
虽然说,此时,楚国的兵力没有秦国多,但是,保守估计,楚国初步可以动员的军队数量,最起码在三十万左右。
少部分秦军深入楚境,将面对占据优势兵力的楚军,那么,秦军很可能会败。
四,便是老老实实的先拿下郢陈,再继续深入。
这个方法,是最保险的,因为,它可以保住,秦军补给线的绝对安全。
秦军需要郢陈作为粮食物资运输的中转站。
……
郢陈。
熊启战在城墙上面,遥望向西北方向。
秦军在南阳盆地进行大规模聚集这种事情,自然不可能瞒的过楚国。
毕竟,去年,李信伐楚失败以后,楚国方面便知道,秦国不会善罢甘休,于是,也是在进行准备的。
可是,楚国的政治制度,导致楚国的动员能力,是不如秦国的。
比如说,楚国要想调集大量粮食,一般来说,除了从楚王直属地区调集粮食以外,更多的时候,还是要从众多封君的封地里调动粮食。
而楚国中央对于各个封地的掌控非常有限。
很多封君的封地到底有多少人口 多少土地,楚国中央根本不清楚。
而无法确定土地,人口,粮食产出,那么,楚国可以进行的调动便非常有限。
而作为曾经秦国的丞相,熊启非常清楚,秦国的动员能力。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不但拥有了一套新的制度,还通过商鞅变法,拥有了足够的数据。
秦国中央和楚国中央是有着巨大差别的。
秦国中央清楚秦国有多少人口,土地,耕地。
秦国通过大量的记录,可以清楚的知道,一个地区可以调动的人力,粮食。
对于整个秦国拥有的战争动员能力,秦国是一清二楚的。
而楚国呢?
大量封君占据了土地,人口,楚国中央可以动员的战争能力,是有限的。
更让熊启担忧的是,楚国在边境地区的兵力问题。
去年,楚国聚集了几十万军队,对抗秦国。
可在击败李信以后,楚军大部便尽数解散了。
毕竟,大多数楚国军队,是封君的私兵,他们不单单要作战,还要种地。
这使的,郢陈周边地区,并没有获得多少楚国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