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八月,上旬,洛阳。
今日的朝议,君臣一片兴高采烈。
他们的开心,是督战在扬州的曹休,让人传来捷报了。
去年的二征江东之战,东线曹军大败,也被江东趁势占据了皖城。而如今,狡狐陈恒大举进攻交州与荆南,将南线的兵力也吸引走了不少。
是故,曹休便调动扬州、徐州的兵马,攻破了皖城。不仅斩杀守将审德,还将前来支援的吴将韩综、翟丹击溃,等于将长江北岸的扬州疆域彻底收复。
得到消息的天子曹丕,大喜过望,将战报传阅朝中百官,还让他们商议着该如何封赏曹休的战功。
其实呢,这就是走个形式而已。
因为百官们都知道,应该建议给曹休升迁什么官职。
或者说,天子曹丕想给曹休升迁什么官职。
自从曹仁病故后,位列三公之上的大司马,就一直空缺着!这个官职,是不可能给外姓将领的。而刚好,曹魏宗室大将,资历最深、年龄最大的就是曹休了。
轮也轮到了也不是?
所以呢,在朝议之上,曹休升迁为大司马的事情,顺利得一塌糊涂。上演一幕,君臣其乐融融的场景。
但是呢,乐极生悲这种词语,就是在这种时候用上的。
荆州的军报,终于来到了。
夏侯儒全军覆没、江陵城失陷、夏侯尚病危、荆北黔首百姓弃曹魏而奔往孙吴治下
这些事情,任何一样,都能大魏朝的君臣们震惊不已。更别说是,事情全都挤在一起到来。可怜的天子曹丕,直接复发了惊悸之症。
还是特别严重的那种,陷入了面如金纸的半昏厥状态。太医令几乎用尽了办法,才在半个时辰后,让他舒缓痛楚了。
也让他陷入了国事的忧愁,“诸卿,为今之计,当如何是好?”
不过呢,朝中百官对于他问计,人人面面相窥,相顾无语。
事情在发生之前,就有无数人谏言过,当日汝个天子一意孤行,谁都劝不听。现在闹出事情了,才来问怎么办,是不是太晚了?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这片沉默,良久后,最终还是被钟繇的一声咳嗽打断了。
他是三公之一,又是掌管军事的太尉,这种时候不站出来,也没人能站出来了。
“陛下,老臣以为,当立即发兵驰援荆州,先稳住军心,然后再打算其他。”
好嘛,他也没有办法,只是建议了当务之急。
不过也是老成谋国之道,天子曹丕当即就准了。不但立刻传召让豫州刺史,领郡兵先行进入荆州驻守还让洛阳禁军和虎豹骑即刻整队,明日一早他要亲自率领去荆州防御江东继续攻击。
虽然百官们都谏言,说天子当为国保重万金之躯。如今不适,就先留在洛阳养身体,让其他将领率兵去就好了。
但是曹丕拒绝了。
他知道,如今的荆州局势,他这个天子不露个脸,让人心安定,也许就要上演举郡县降了江东的事情。
但是呢,当他一路不顾身体不适,紧赶慢赶的到了荆州襄阳,却发现江东只留了万余人守戎江陵城,其他的将士都回去了荆南。
对此,他有些不解。
随军的蒋济、刘晔等人,也有些不解。
按道理来说,江东在荆州人心惶惶之下,不是应该大举进攻荆北其他郡县,将疆土都纳入囊中吗?
再怎么不济,也应该将黔首百姓,和曹军囤积的粮秣与军械都劫掠走不是?
“莫非,陆伯言回军荆南,是为了围困征南大将军?”
蒋济,在捏了一会儿胡须后便出声言道。
这个猜测,让天子曹丕默然。
他终于想起来了,攻入荆南的狡狐陈恒,在夏侯儒的大败后,等于被断了后路,变成了江东军的瓮中之鳖。
试想下,若是陆逊转道去进攻西陵城和武陵郡的辰阳城,狡狐陈恒还能往哪里退兵呢?
唉
良久,天子曹丕一声深深的叹息,转身离开了议事的厅堂。
他仓促带来的军队,只有万余人,根本无法对有同样兵力的江陵城,形成威胁。更别说是想攻破城池,为狡狐陈恒将江东的兵力吸引在这里了。
他也只能黯然离席,让所有人心中都有了答案:征南大将军陈恒,就自求多福吧
而且,天子曹丕本来也没打算,要议事多久。
吐了好几次血的夏侯尚,病危了。太医令已经隐晦的说出了,让天子曹丕节哀,准备后事的言语。
作为异父异母的亲兄弟,曹丕对夏侯尚此次战绩大为恼火,也对他即将离世悲伤不已。
唉,人死为大,就不追究了。
就算想追究,也不知道能追究什么了。
曹丕带着惆怅,来到夏侯尚的病榻前,执着这位幼年玩伴的手,涕泪不已。然后,在夏侯尚断断续续的请罪和愧疚中,说了好多安慰的话,许下必然善待子女的承诺,让对方终于找到点心安,闭目离世。
第二代曹魏宗室大将,由夏侯尚开始,奏响了凋零的钟声。比原先的历史轨迹,早了两年的时间。
天子曹丕下令厚葬,追赠为三公级的车骑大将军,谥曰悼侯,令其子夏侯玄嗣之。并分了夏侯尚的食邑三百户,封其从弟子夏侯奉,为关内侯。
至于兵败退守到西陵城的夏侯儒,也被天子曹丕念了旧情。
没有被追责,只是令刘晔持节,前往废了他荆州督军的兵权,降职为谯郡太守。不出意外的,他这辈子就都在曹魏的故里呆着了。
而且,还是不需要去觐见天子谢恩,立即赶往兖州任职的那种。曹丕这辈子,都不想再见到他了。
而荆南各部曹军,暂时归于王昶统领。
也就是这个任命,使者前往武陵郡辰阳传令给王昶时,也带回来了关于征南大将军陈恒的消息。
还解答了天子曹丕,和随征智囊们的疑问:为何陆逊不继续进攻荆北诸郡县呢?
陆逊不是不想进攻,而是不敢再进攻。
因为合兵三万五千人的朱桓和孙韶部,被只有一万兵卒的狡狐陈恒,杀得大败,仅仅剩下两千余人逃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