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没有煤炭,木炭就是顶级的燃料,没有木炭,后边想干啥都是不成的。
见弟頔脸上带笑,大家都知道这算是制成了。
不用弟頔吩咐,几个人便开始入窑取炭。
一筐筐的木炭被装载,抬出土窑,放在旁边干燥又干净的草棚子下。
为了不让木炭受潮,弟頔还让人将生石灰粉撒在盛放木炭的草筐底部,上面盖上一层干草,然后才开始装木炭,装满一筐后,面上还要再盖一层干草。
烧制了满满一窑炉的木炭,将部落里空余的三十个大筐都占满了也才装一半。
最后,大家只得将柴洞里的柴禾搬出,将剩下的一半木炭搬进柴洞才算清空了窑洞。
因为后续烧陶还需要木炭,所以窑洞最底部的那层木炭被保留了下来。
弟頔指挥肉和白尾将窑洞的几个通风口都打开,然后,将已经阴干的陶器挨个堆放在窑洞内,点燃木炭,放置在陶器周围。
三个鼓风机对准窑洞开始吹风。
拉鼓风机也是个力气活,分别由几个兽人轮流来做。
弟頔则守在旁边,不时查看木炭的燃烧情况,以及及时给窑洞内添加新的木炭。
经过七八个小时的烧制,弟頔让兽人们暂停鼓风,之后便是等待窑炉冷却,降温,降温的过程持续了一晚上。
第二日一早,所有人起床后都没有心思训练,相比于制作木炭,他们更迫切的想要知道自己亲手捏制的陶器烧制的如何了。
于是,弟頔起床后,就看到齐刷刷的十个人站在自己的山洞口等待。
就连平时痴迷编织干草和纺布的花,都抱着还在半睡半醒的球球,满脸希冀的望着自己。
弟頔哭笑不得,不过他也有点迫不及待,于是一众人等浩浩荡荡的奔向窑洞。
狼知道弟頔喜爱干净,看着烧的满是碳灰的窑洞,狼本来想自己上手的,但被弟頔拒绝了。
弟頔轻轻扒开表层的碳灰,从碳灰里扒拉出其中的陶器。
开门红!第一个摸出来的是一个圆盘,很完整,没有裂痕,第二个是大肚罐,罐子是好的,可惜盖子碎了;之后就是,第三个、第四个…
最终,四口大炒锅只有一个是完整的,剩下的两个带了裂痕,一个直接碎成几块;
二十个盆,只有六个好的;二十个圆盘子,八个能用;三个矮胖圆柱形的锅,成功两个;
最好的,莫过于二十个带盖子的肥肚大罐子,有十六个罐身是好的,十四个盖子完好;最后就是狼做的两个保温壶和两个保温杯,居然全部成功。
第一次烧陶,能有这样的成功率,弟頔已经很满意了。
可惜,他自己捏的两个丑丑的陶偶全部裂开了,一个都没保留下来。
将所有器具全部摆放在干净的地面上后,弟頔开始对照陶器上刻的文字,总结规律。
盘查之下弟頔才发现,他自己做的那几个盆,只有一个是成功的,其他全部碎裂。
但凡用黄泥制作的陶器,都碎了,红泥的保留了十分之六,黑泥的保留了十分之七。
看来,红泥和黑泥,除了颜色不一样,烧制的温度和成型度都差不多,就是看之后用的过程中会不会有什么质量上的不同了。
除了弟頔,其他人哪里想到这么多,都欣喜的抱着刚出炉的陶器,爱不释手。
做早饭的时候,肉直接就用上了自己的那口陶锅。
还真别说,陶器做饭,比石锅做饭,简直快了不知道多少,最起码节省了三分之二的柴火。
遗憾的是,原本成功的两个煮锅,黑的那个在煮羊肉汤的时候,碎裂了。
吃饭的时候,大家都用陶器盛饭。
盆不够,就用罐子盛。反正兽人们食量大,弟頔想的就是以后以盆当碗使用,所以第一批直接就没有做碗。
吃饭的过程里,大家都美滋滋的,感觉菜都比往常可口了几分。
弟頔则一边吃,一边盯着这些陶器发呆,他总觉的少了点什么。
直到吃完饭以后,他才发现,没有给陶坯的坯体上釉!
难怪这些陶器烧制出来以后,毫无光泽,看起来土土的。
弟頔有点惆怅的揉了揉脑袋,嗨,怎么就把这么重要的事情忘了呢。
陶釉不仅可以增加陶器的强度,热稳定性,还能使得陶器更加美观,便于清洗,不沾灰,且耐腐蚀。
陶釉的制作主要是用石英、长石、粘土为原料,研磨加水调制后,涂敷与坯体表面,烧陶时这层釉会与坯体熔融;等温度下降时,就会形成陶瓷表面的玻璃质薄层。
啧,行吧,又有事可以忙了。
接下来的日子,弟頔开始研究陶釉,且只用红色和黑色黏土、或者红黑混合黏土制作陶器。
而经过这几天烧炭经历,狼觉得木炭比木柴好用,且耐烧,于是跟兽人们在第一个窑洞的不远处又挖了一个窑洞出来,专门用来制作木炭。
耗时三天,弟頔把陶釉调制出来后,又做了一批上了釉的陶器。
当然,这批陶器还是纯色的,等第二炉陶器出炉后,成功率也达到了十之八九。
但是,弟頔发现,他制作的陶器,还是坏陶最多的!
弟頔心里那个郁闷。
都是一样的陶土,一样的环境,一起制作的,怎么就他做的就容易坏?
还是狼看不下去了,在有一次制作陶器的时候,经过仔细观察对比后才发现,原来是弟頔和泥拍打的不够细腻,没有兽人们摔打的力道足。
于是弟頔在第三次制陶的时候,果断选择用狼和好的泥,等第三炉陶器出炉时,终于成功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而他做出来的陶器也再是十个里面坏九个了。
三炉烧出来,朝阳部落的陶器达到了一百多件。
除了第一炉土灰土灰的,其他的都是上了釉的,对比使用下来,最终还是红色黏土做出来的陶器最结实,且耐高温,色泽也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