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9章 替鲁王擦屁股(1 / 2)去大明扶贫首页

配合老朱搞好什么出征壮行仪式后,朱植让收钱和铁炫带着属官和亲兵营即刻登船,自己则在朱大能和八名老兵的护卫下,直奔山东。

四天后,朱植走到凤阳府北,大运河旁边的邳州官道上时,终于遇到了坐着马车、唱着歌,悠哉悠哉、游山玩水的婉清、婉君他们。

两个小姑娘自穿越以来,感觉就像坐过山车似的,一会跌入山谷,一会被好心人家救回,一会被迫学艺,一会住进王府,屁股还没坐热,又被打发到了辽东。

虽然后世知道东北是个极美丽的地方,但是现在周围的人都说那是苦寒之地,一年四季洗不上澡,连上厕所都是在雪地里解决,连个马桶都没有,所说解个小便,还得拿个木棍,防止冻住了……想想都恶心。

好在大运河两边美不胜收,不是洪泽湖,就是骆马湖,还有一些古朴繁华的运河小镇。

二人就让张信放慢速度,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虽然不能照相,可以买来纸笔画画山水画啊!

就这样,二人坐着马车,一天本来能走一百五十里,最多走个七、八十里。

张信此时也没完全进入角色,堂堂六品百户竟甘受两个小丫头片子驱使!

朱植追上张信他们后,就请众人在邳州城美美地吃了一顿,又歇了一晚。

晚上,他悄悄问张信:“怎么走那么慢?按说这个时候,你们应该到兖州鲁王府了啊!”

张信只好一脸苦逼地把两个小姑娘的担心和抱怨都对朱植说了。

朱植笑道:“这根本就不是个事,等到了东北,肯定会让她们住上五星级旅游区才有的木屋别墅,再配上丫环和专用马桶,那就是上帝才有的待遇。”

此时他心里更是有了黄世仁的想法,等这两个丫头到了辽东之后,不是翠花,就是喜儿,必须利用她们的知识帮助自己研发黑科技,算是长期啃王爷的利息。

第二天一早,朱植把万球能换下来陪两位丫头慢慢北上,说好到时候在兖州鲁王府会合,自己带着张信继续往北赶路。

时间实在太紧了。

朱植算了下时间,吴杰他们的船队估计现在早已出了长江口,如果顺风再过十日即到大辽河口,再加上下货后的时间,估计返回莱州在二月十二日左右。

也就是说,自己在山东逗留的时间也就是十几天左右,还要办那么多事情。

好在后面官道宽敞,只有五百里,朱植他们又是一路狂奔,终于在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下午到了兖州鲁王府。

鲁王朱檀,小时候极为聪明,擅长工艺手术,又是宁贵妃唯一的亲儿子,自然深得老朱喜爱。

朱檀十五岁时因和宫女偷情被老朱发现,被老朱责罚一顿,把二人强行分开。

谁料这朱檀竟是个情种,以绝食相威胁。

老朱一怒之下,将那宫女处死,又给他强行娶了信国公汤和的女儿为王妃,并让他立即之国兖州。

孰料这家伙到了兖州后,整天浑浑噩噩,一不练兵,二不理政,打了一套鼎炉,整天炼丹,以求早日超度,白日飞升,气得老朱肝疼。

鲁王妃汤氏是开国功臣信国公汤和的女儿,随了他几年,因为长期没有夫妻之室,竟然听信江湖术士之言,说鲁王已经练成绝情丹,要破此丹,还得七七四十九个童男的蛋蛋作药引,夫妻双修。这样不仅可以延年益寿,还可行鱼水之欢,儿孙满堂。

汤氏于是悄悄吩咐护卫从民间偷偷抓来童男阉割,只要那两个蛋蛋炼丹。

汤氏试了几次,并无灵验,又找那术士算账。

术士却说,定是那寻来的并非童男,早已破身。

王妃一路试下去,几乎把周围的男孩给阉割了个遍!

偏偏山东一带由于红巾军和元军反复争夺近二十年,人口本来就少,鲁王府护卫为完成任务,把魔掌伸向了地方官绅子弟。这才激起了天怒人怨,向京城告状。

听说地方官告了御状后,鲁王有些害怕,问了护军,才得知都是王妃所为。

可那丹是鲁王炼的,又是鲁王吃的,连王府长史都认定这是鲁王的主意。鲁王这下黄泥巴掉进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

得知长史上了折子、弹劾自己之后,鲁王整日提心吊胆,担心老朱抓他回中都凤阳高墙里面思过。

得知十五弟朱植来访,鲁王只好强装笑颜,迎了出来。

他一见朱植身后跟着八、九个持火铳的护卫,以为是来抓他的,只好说道:“听说十五弟改封辽王,这是要之国,还是要将我押回应天啊?”

他心道,想当年,咱兄弟俩都是皇宫里的异端,擅长作妖,谁还不知道谁啊?

“十哥开玩笑。你要害怕我把你吃穷了,尽快撵我走。”朱植见鲁王心生抵触,但是看在宁贵妃的份上,还是笑着开玩笑。

他又转身对张信他们装模作样道:“算了,你们几个吃货跟我到外面随便找个客栈去吧。免得我这哥哥一会给你们下了蒙汗药,卖到梁山泊去了。”

虽说这时的明人没读过《水浒传》,但附近的梁山泊强盗可是纵横江湖、远近闻名的。

朱植这一顿损,倒把鲁王的疑虑打消了,连忙赔罪,安排下人将张信等人安排住宿,自己拉着朱植进了正殿亲切说话。

很快就到了晚上,鲁王自是好酒好肉招待。

朱植本不想喝酒的,可穿越以来,已经忍了快两个月了,想想自己和鲁王这前世今生的缘分,特别是宁贵妃待自己甚至胜过鲁王,再加上这一路疲乏,所以也不推辞,陪鲁王喝了起来。

随着一杯接一杯的黄酒下肚,鲁王就给他讲王妃汤氏如何听江湖术士妖言,诱阉男童,害得他背黑锅,又讲那宫女喜儿对他如何的痴情,说着竟拿出一方巾帕,上面竟然清秀地写着:

“连就连,你我相约定百年,谁若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

“连就连,你我相约定百年,不羡西天乐无穷,只羡鸳鸯不羡仙……”

辽王一听,原来《聊斋》中的名诗“只羡鸳鸯不羡仙”竟然出自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