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长安的荔枝(2 / 2)1977,我的热血年代首页

燕京大学的阿拉伯语言文化系的前身是,原东方学系阿拉伯语言文化专业,最早建立于1946年,是中国高校建立最早的阿拉伯语专业。这么多年以来,积累了丰富的阿拉伯语教学经验和雄厚的师资力量。

作为一个在外交学院长大的孩子,当外交官是每一个人的儿时梦想。从小跟父母学习几门外语是必须的,陈冀姐弟都熟练掌握英法日俄几门语言,拉丁语和西班牙语等小语种也是会一点的。

同样是为国家做贡献,外交官面对的政治风险是最小的,只要想着能给国家和民族争取到最大的利益就好了。

所以外交部大院的孩子长大后的,第一职业选择就是子承父业,当外交官,当驻外使节。毕竟外语是家传本领,比其他人有太多先发优势。而且在国外工作,待遇好补贴高,见多识广,回国述职时还能捎点紧俏商品,面子里子都有。

今天是休息日,陈冀吃完早饭就开始往家里赶,还是在高考结束,填报完志愿以后才在家里呆了些日子,入学到现在都没有回过家。

有些时光,有些地方,终将与理想主义无关,只因我们曾经走过,它便成了故乡。

外交部的家属院有很多,最早的宿舍是外交部招待所,在日坛公园西侧不远。这个招待所是50年代初期就在此开张使用的。那时,刚刚从全国各地调入外交部的干部都在此落脚。很多驻外使馆的干部回国后家里没地方住,也住进外交部招待所。

那时候的外交部,规模还不大,建交的国家也就一二十个,干部也不多。这个招待所虽然不算大,倒也够用了。还没有建成片儿的集中居住的宿舍楼,干部家属都分散居住在燕京大街小巷中的院落里。

后来陆续接收和修建了自己的家属区,外交部在豫王坟家属院,面积能有不到1平方公里,辖区有外交部的14栋楼,其中1至13号楼是外交部的宿舍,14号是燕京外交人员服务局的宿舍。

最开始大院四周全是麦地、玉米地,平日人迹稀少,只有外交部宿舍孤零零的几栋楼,也没有多少路灯,一到晚上就不敢出家门了。

陈冀的父母当过驻外使节,陈冀就是在豫王坟外交部大院出生的,后来父母申请到外交学院教书,还没等到把家搬去西城的外交学院家属院,就开始闹运动,陈亦文下放赣省,外交学院也被取消,陈家也就在这里一直生活到现在。

陈冀家住在8号楼1单元3楼,从进入家属院开始,这一路上就不断和人打招呼,“倪爷爷好!”“葛阿姨好!”“李叔叔好!”“呦!是冀小子回来了!”“诶呀!带着燕大的校徽!你小子好样的!有出息!”“待会来家玩啊,你三哥今天也在家,去插队后,都几年没看见你小子了!”……

一个正和小伙伴扭打玩耍的小男孩,回头看了陈冀一眼喊到:“老舅!”然后转身就往楼上跑,一边跑一边喊:“姥姥!姥姥!老舅回来了!我老舅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