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1章 终于画完了(1 / 2)2005从拿走苹果气运开始首页

这次在京航的学术交流会,还算圆满。

杨振虽然算不上人前显圣了一把,但也很成功的,被无数院士和大佬们正式纳入了视线。

而且,他不仅上午装了一回哔,下午也耍了一套舌战群儒的把戏,以一己之力,把原本下午就能结束的会议,直接推到了晚上。

即使如此,还让无数人生出意犹未尽之感。

不得不说,杨振这次算是用实力,坐实了他的天才之名……不是材料领域的,而是航空动力领域。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一次的会议,虽然被杨振颠覆了太多的东西,但是却几乎没人因此而抱怨,反而自觉收获了满满的干货。

而对于杨振而言,也等于是为接下来,要拿出来的魔改版F22设计图,做好了铺垫。

李校长和徐副校长,则差点儿给乐坏了。

因为他们太清楚之前那款航发,会给京航带来什么了。

新技术、新理念,再加上俨然“总设和总工”集于一身的奠基人杨振,那么京航,就是孕育未来的摇篮,这些成果,也将会从这里开始,开枝散叶,谱写辉煌。

所以作为源头的杨振,这样的人才,能够诞生在京航,那自然是京航之福,国家之幸。

还要啥自行车?

于是,杨振在京航的隐性待遇,再次被拔高了一截。

搞得路海洋都有些郁闷了。

老路是没机会过去参会的,但多少也隐约有点儿猜测。

所以,对于校领导一而再、再而三的叮嘱,他心里虽然反感不起来,但是郁闷还是避免不了的。

毕竟,他是杨振的老师啊!

学生已经开始享受高规格的隐性待遇了,自己这个做老师的,就不要面子啊!

好在,学术会议之后,杨振就再次消失了!

嗯,只要不经常在眼前溜达,有“炫耀”“显摆”的嫌疑,老路还是可以勉强自我安慰一下的。

眼不见为净嘛……

。。。。。。

杨振之所以在那次技术交流会议后,就继续宅在了家里。

主要还是想着,尽快把魔改版的F22设计图给搞定。

虽然相较于手绘图,软件制图速度要快得多,但5个月的时间,三千多张的设计图,也是一個巨大的工程。

别人能不能完成不好说,反正杨振是累得不轻。

各种尺寸标注、公差、基准、图框,要不是身体素质异于常人,他觉得换个人,还真就不一定能撑下来。

还好,他用的是以Catia软件未来版本为基础,综合了同类软件优点搞出来的新软件,已经可以兼顾钣金成型、有限元分析、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二位图样等功能模块了。

否则,就凭当前国内能买到的设计软件,他用起来还真不怎么顺手,那就更不是几个月时间,就可以完成的了。

说到这里,可能又会有人说,战斗机的设计图,只有几千张吗?不可能吧!

的确不可能!

苏27的零部件都有10万呢,F35更夸张,据说有30万。

但其实说起来,F35的零部件,其实也不过就27000种而已,这里面相当大一部分,还是通用件。